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靜寂工人》是跟島呼冊店買的,買了好多年了,一直到前幾天才把它拿出來讀。但有些書是這樣的,雖然放很久,一打開卻很快就讀完了,《靜寂工人》就是這種書。我印象中跟《靜寂工人》差不多同時間出的是《做工的人》,但剛剛查了一下,出版時間其實相隔半年。老實說好像是因為「做工的人」很紅,我才去注意到「靜寂工人」,但現在我讀完靜寂工人,卻還沒讀做工的人。
 
《靜寂工人》是一本論文。
 
讀的時候我才知道它是一本論文(顯示買這本書前沒先做好功課XD),但它是一本「非常好看的論文」。讀的時間點剛好是李眉蓁事件燒完沒多久,所以我讀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幹!論文就該這樣寫才對啊!」其實嚴格來說重點不是「寫」,而是你對一件你極其關心,但似乎沒有什麼人在意的事情去做深入的了解與研究。研究這字聽起來很學術,但重點是你能不能進入事件的核心。
 
作者魏明毅走進基隆港碼頭工人的生活,他們的工作、家庭……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花個幾天去採訪他們聽他們說話就可以。人家為什麼要「對你說」?他們要說什麼給你聽?你一個跟他們生活圈不同的女人,要怎麼走進這群男人堆裡?他們為什麼要讓你跟前跟後?為什麼要帶你進茶店仔?你聽到的距離真實有多遠?你要如何跟他們交陪,這些原本可能將你視為外來者的族群才願意接納你對你說心裡話?
 
讀《靜寂工人》的那幾天,我剛好在高雄,某個下午突然心血來潮想去搭輕軌。離開高雄許久,現在回高雄像是過客,像是個戶籍在高雄的觀光客。我像個觀光客搭著輕軌看高雄碼頭,我想著自己雖然在高雄長大,但對碼頭卻一點都不熟悉。想想也是,靠碼頭討生活的人和我小時候所居住的市區,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我沿著輕軌看碼頭,看到許多現代化觀光化的地景,從前靠碼頭生活的人們消失到哪裡去了?而「駁二」,這個從前接駁碼頭的第二倉庫,現在成為遊客觀光的街區。
 
我搭著輕軌看高雄碼頭,想像著《靜寂工人》中的基隆港。兩個港口的生態當然不會一模一樣,但一樣的是它們現在不再是靠貨櫃生活,而是靠觀光生活。
 
以下節錄一段《靜寂工人》。全書名是《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歷史總以某種當代標準,標記出什麼值得記載,什麼不值一提。
 
如今,站在海洋廣場望向海港時,清晰映入眼裡的是東岸頭外高低錯落的公務大樓和跨國連鎖飯店,以及近得幾乎是停在眼前的簇新國際郵輪。不知遊客或住民是否同時注意到,視覺上更深一點的背景:在國際郵輪後側,離視線稍微遠一點的海面上,有幾十餘座分別矗立在東西岸碼頭上的豔紅巨型吊稈:那些巨大的吊稈大多向上朝了天,少數零星幾座則平行在海面上,旁邊停靠著在其他城市不容易看到的偌大貨船。
 
那一支支姿態相仿的巨型紅物,在天氣晴朗的時節,配著藍黑得發亮的海面與白淨的雲層,對於住在海島但在文化上並不鼓勵接近海的島民而言,無疑充滿了異國風情。在此情景中,不知人們是否會好奇地想發問:那紅色巨物底下,曾經上演著什麼樣的人生劇場?當那裡還不是現在這副模樣時,曾經站在碼頭岸上的是哪些人?如今他們去了哪裡?正發生著什麼事?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些種種的改變,又是被什麼樣的力量給推拉出來的?
 
──魏明毅,《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