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我與隱形魔物的相遇



有時人與人的相識很奇妙。我第一次遇見「我與我的隱形魔物」這本書時,是在我家。那時候滌剛出版,朋友C讀完書後說想要聊一聊,我們就約了我家。那時C提了一個我覺得很難的問題:「我究竟是要讓我的孩子融入這個社會?還是要讓他做自己?」
 
C的孩子被診斷為亞斯,那天她說了自己小孩的狀況。一個問題是否困難永遠不在那個「問題」本身,而是這個問題與提問者的關係。「究竟要努力讓孩子融入這個社會?還是要讓他做自己?」不同立場的人可能可以很輕易的給出答案,但是身為孩子的母親、父親或家人,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的可以一切為二。
 
當天我們各自說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想法,但是沒有答案。C離開前介紹了一本書給我──《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成人亞斯伯格症者的深剖告白》。C說她正在讀那本書,但如果我有興趣,她可以先借我。
 
老實說,「亞斯伯格」這個名詞聽了那麼久,我卻沒有讀過任何一本相關書籍。隱形魔物的介紹寫著這是一個成人亞斯者的倡議。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是這是由亞斯自己來說亞斯,而不是從醫生的角度說亞斯、家長的角度說亞斯。我從未讀過亞斯相關書籍但第一本讀的就是這本,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我讀書是這樣的,如果是我讀了有感的書,我怕日後會忘記的書(我記性很差,經常只記得「感覺」而忘記細節),我就會做書摘。這本隱形魔物我就做了很多書摘,一方面是因為書讀完後要還給朋友,另方面書中有許多點不僅開啟了我對亞斯的認識,也非常值得反覆思考,比如「亞斯是特質還是病?」當人們說它是病,意味著它似乎需要矯正?但如果人們只看見特質而忽略他們在生活中實際困難,這樣似乎也不能算是真的認識。
 
這本書我讀得不快,一邊讀一邊摘要,一邊想。讀完的時候感覺好像認識了作者,但其實我知道不是真的認識。後來有一天,我臉書收到交友邀請。我看了一下竟然是隱形魔物的作者。我想了一下,要加嗎?因為我很少加還不真正認識的人。但後來想一想,我覺得以後好像有可能會認識他吧?如果有機會認識那我很想跟他聊聊我想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他在書的最前面提到:「每個文學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毛病:想要追求精雕細琢的字句,發揮某種精煉的美感。在亞斯這個議題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準備好。」他提到的這段,我就想到滌。我曾問滌會不會想要寫些什麼,因為我覺得他腦袋裡和說出來的話很多都很有趣,但滌說怎麼可能,「寫下來就可能會被抓住把柄。就算別人不抓,自己也會抓。」所以就我認識的滌,是不可能去留下隻字片語。「如果你也是對完美那樣要求,那你是怎麼說服自己讓自己寫下來呢?」我在讀隱形魔物時,想著如果有機會的話,想要問蕭上晏這個問題。
 
於是我就加了。但加了之後我們在線上並沒有什麼互動。一直到上上個周末,我北上參加台北文學獎的頒獎典禮,結束時突然聽到有人叫我廖瞇,我往聲音的方向看了過去我看到了一個人,然後很自然地講出「你來了喔!」講完之後我才想起我根本就還不認識這個人。我說因為我看過你寫的魔物,然後偶爾在臉書上會看到動態,我就覺得自己好像認識你。
 
那天也同時認識了另一個有趣的人和他的姐姐。後來蕭提議站著聊天不如找個地方坐著聊天。我是那種算起來不是很社會化的人,但當下只想了一秒鐘,然後就說好。那天我們很自然地聊了一些,但有些東西如果要談得很深入還是需要時間。總之關於亞斯這個領域我還有很多想要了解(雖然滌並沒有這方面的確診),很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好好聊。
 
寫那麼多其實是想要分享這本書的書摘,但這篇PO文已經很長不曉得還有多少人有耐心看。但我還是貼出來,有需要的人請拿去。當然書摘只是書摘,而且是「我的」書摘(每個人摘的可能都不一樣),如果你覺得這本書對你可能有用,還請自己去找來讀。

 ◆ 

《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成人亞斯伯格症者的深剖告白》 書摘
https://reurl.cc/N6ZjE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