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又感覺到老。

今天一早在屏東有課。真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敏感什麼,明明平常也是六點多起床,但如果一早有課或有工作,前一天就容易難睡。昨天就是,加上好久不見的蚊子竟然在睡覺時吵我,結果一點、兩點,我好像兩點多才入睡,六點就起床了。​

其實八點才要搭火車,不用那麼早起,但我喜歡慢慢吃早餐,看書,所以六點就起床了。雖然覺得有點睡不夠,但早起慢慢來的感覺還是好的。八點半到屏東縣立圖書館。噢,好漂亮的圖書館。​

九點十分的課,十點五十分結束。結束後有同學來問問題,討論。聊著聊著就快十一點半,進去聽下一場夏民講編輯。夏民講得很好啊,所以雖然有點想睡覺還是聽到十二點四十結束。結束後剛好有認識的學員要開車回高雄,在車上聊得很愉快,回到高雄時才覺得有點快虛脫,因為已經下午兩點但還沒吃飯,但剛剛因為一直在講話所以很亢奮都忘記累,一直到下車才覺得又想睡又想吃又很累。​

趕快吃了個便當讓自己不餓,然後就去睡覺,睡到快五點才起來。​

所以我是好命人的體質嗎?稍微少睡一點晚吃一些就喊累?還是因為老了哈哈。​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你媽媽喔

 吃完晚餐,散步回家。爸爸走到我旁邊。​

「你媽媽喔,那個內耳型的助聽器都聽不清楚了,也不換。跟她說試試看外掛型的,要是可以聽得清楚就換啊,不要省那幾萬塊。我跟他說我買給她啊,她說不要。我陪她去做檢查,我想說問問看外掛式的,她不給我問耶,叫我不要亂問。」​

等紅綠燈,媽媽看著爸爸跟我說話,一臉你們在講什麼的表情。​

「在說我壞話喔?」媽媽說。​

「對。」我點頭。​
「好敏感喔這個人。」爸指著媽媽笑。​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視而不見

早上,看到爸在房間,站在桌前不知道在翻什麼。​

「你在幹嘛?」​
「查字典。」​

老爸一邊說一邊翻,「奇怪,找不到捏。」​

「你在找什麼字?」​

老把用手指在桌上寫,「左邊這樣這樣這樣……,右邊這樣這樣這樣」​

「這樣啊……」我說,「你左邊寫的這個,雖然寫起來是四畫,但它其實是『示』部,示是五畫,所以要往五畫去找……」​

「有,找到了,」爸爸說,「然後右邊是見,見是七畫……啊怎麼沒有?」​

我把字典拿過來,真的沒有。​

「啊你認得這個字嗎?」爸問。​

我的腦袋跑著爸爸剛剛用手指頭在桌上畫的字。​

「好像有點陌生。我等一下開筆電幫你查,我先吃早餐。」​

吃完早餐,我打開筆電,開了教育部辭典,一樣從「示」部開始查,然後「見」是七畫……嗯,沒有。好奇怪。後來我想我可以用倉頡先把那個字打出來。我再次回想爸爸剛剛畫的字,然後左邊拆「戈火」,右邊拆「月山竹山」,一按白鍵──「視」跑出來。​

我一看,這不是「視」嗎?我被這個字和自己嚇到!為什麼爸爸畫字的時候我沒想到?我鬼遮眼還是鬼遮心?我一邊驚訝自己的同時一邊驚訝爸爸。我拿了紙筆給爸,「爸,你剛剛問的字寫出來我看。」​

爸爸寫了,在紙上寫了個大大的「視」。我說,這就電視的視啊,你怎麼會不認得?(這句話其實我是想問我自己。)​

「喔,電視的視喔,好笨,怎麼不認得?」爸爸說。​

我突然回想起爸爸畫字給我時,我對那字的奇異感,像是看著某個明明認識卻因為看太久而覺得它長得很奇怪的字。一開始爸爸畫字給我時,我對那字的感覺就是那樣。明明是一個我認得的字,我卻覺得我不認得他。​

謎底揭曉,原來是「視」。但我又想到,為什麼字典查不到?​

這次用注音回查部首。喔喔喔,原來「視」是「見」部啊!​

(一大早鬼遮眼然後因此發現「視」是「見」部的奇異早晨)​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最近中午吃飯都配Gillo


最近中午吃飯都配Gillo。剛剛看的是《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約兩小時,我們吃飯吃不到兩小時,所以今天是看半小時。看到陳為廷跟蔡博藝去中國,蔡博藝開新書分享會,當天現場的觀眾比我想像的不「中國」,我還以為像那樣的分享會在中國根本開不成,但原來可以?現實與想像有著一些差距。​

當然,記錄下來的是「被記錄」下來,也是剪輯過的。但這就是「記錄」的本質。「記錄」不可能「全部」。全部就不是記錄,也不可能記錄。​



我第一部看的安妮‧華達是《艾格妮撿風景》。天啊,我一看就愛上她。幽默、聰慧、具藝術感又兼具議題性。許多議題性的紀錄片容易拍得很硬,但安妮華達的這部「撿垃圾」很輕,她輕輕鬆鬆觸碰的垃圾問題。她從《拾穗》開始,從藝術作品開始講,拉到現實,再接合自己,拼貼自己。安妮‧華達真的是拼貼大師,不論是畫面的拼貼,想法的拼貼。​

《千面珍寶金》也超級讚。影片中的珍寶金也很讚,雖然我不知道她本人有沒有那麼讚。​

最近我沒事就跟C說安妮‧華達的電影有多厲害,說到我自己都有點煩。​



李滄東的《綠洲》,看完後我安安靜靜。幹,後座力好強。​


同意。

最近我在感覺「同意」這個詞。​

當有人「同意」某人的某個看法,我感覺到的是──「那人說出來的可能跟他想的一樣」。「我覺得你說得很對」,似乎也等於自己很對,彷彿對方替自己蓋了章──「這是他說的,而我想的跟他一樣。」​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跟自己想的一樣,所以同意。但一定是這樣嗎?有沒有那種跟我想的不一樣,但「我也同意」的時候?應該是有。但多半時候,「同意」經常等於「跟你一樣」、「跟我一樣」。​

臉書上的同意經常有加乘效果,「同意」會隨著讚與留言累積聲量,而「不同意」容易消失,但會出現在持相反意見另外一邊。兩邊的聲音都是同意,隨著讚與留言,兩邊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

當然也有大混戰的時候。但大混戰能理清對錯嗎?既然會變成混戰,多半很難一刀切。沒有出聲的人在心裡可能有同意與不同意,兩邊都是。​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前途茫茫」,與「感覺前途茫茫」,確實是兩回事。​

感覺前途茫茫,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力氣,沒有自信;只敢做最低限度的移動。而前途茫茫,儘管前途茫茫,自己卻很安定,相信自己有能力與力氣,就不會害怕移動。​

「那你『現在』為什麼不覺得『前途茫茫』了?​

我想是因為覺得自己有力氣了。​
那麼力氣從何而來?​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力氣從何而來?能確定的是它不會從天而降。​
每個人的力氣來源不同,但我想其中一個一定是自己。​
自己過往的不安、害怕;漂浮的感覺、不確定的感覺,​
都可能成為現在的力氣。​

但不安需要時間沉澱與轉換,​
它不會突然就變成力氣。​

不安需要好好被善待。​
我沒有對我的不安置之不理,​
我好好的讓自己不安,​
讓自己沒力。​
有一天當我的力氣又漸漸回來了,​
那代表是我自己長回來了。​

嗯,怎麼感覺好雞湯。​


有沒有感到前途茫茫的時候?

有啊,第一次感到前途茫茫就是準備要辦退學卻還沒辦的時候。幹真的要嗎?當然要不然無法前進。困在某處無法前進的感覺真是前途茫茫。而辦好退學後,有了「前進」的動力就只能猛拚,那麼猛拚其實是不得不,努力準備重考只為讓自己再進到另一個「位子」,卻不是非常確定的位子──因為「前途茫茫的感覺實在太令人不安了」。困在原地活不下去,為了活下去,必須離開;而離開之後又必須找個理由把自己放在某個位子上,因為,「前途茫茫的感覺實在太令人不安了」。​

第二次就是大學畢業,很幸運地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卻做不到半年就做不下去。那次更令人感到前途茫茫,連自己想做的工作都做不下去,那是要做什麼?但另一面又很有現實感,離職的隔天就馬上去找打工,很幸運馬上有打工可做,有薪水可以餬口,不會付不起房租或沒錢吃飯。因為讀第一間大學時的「前途茫茫」加上「錢途也茫茫」實在太令人不安,前途可以茫茫,但錢途不能茫茫,至少要先有可以活著的錢,才有「本錢」處在「前途茫茫」的狀態。​

「畢業後賴以為生的工作都跟文字有關」,我的簡介上這麼寫著。是真的。我連打工都剛好跟文字有關(書店的耶卡短期工讀生)。但這代表我沒有過感到前途茫茫的時候嗎?有喔,那感覺還在心裡。但我不會說那「不好」。​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原本也可能發生在我家​

80/50,80歲的養50歲的。這原本也可能發生在我家。如果我爸媽平安健康的活到了80歲,我弟也平安健康的活到了50歲,而如果那時,我弟依舊繭居在家,那麼80/50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會發生在我家身上。​

但我弟在今年夏天走了。滌今年四十,我爸七十,我們家是70/40的案例。而滌的離世,讓70/40成為過去,沒有機會變成80/50。這樣寫,似乎意味著滌如果活下去只會為家裡帶來困境?不是這個意思。滌如果還活著,如果他與家人的關係、與社群的關係有所轉變,不一定會發展成80/50。但未來究竟會如何,沒人知道。​

在滌繭居將近十年後,我媽已經做好要養他一輩子的心理準備。我媽做好要養兒子一輩子的心理準備,也盡力做了經濟上的準備。但這都只是準備,在身心都還健康的時候所做的準備。人都會衰老,一定會走進需要有人幫忙的一天,我爸媽一定有無法繼續養兒子的一天,反過來需要他人照料的一天。媽媽跟我討論過未來,她一直很擔心,「如果我跟你爸是其中一個人需要照顧,一個人還可以照顧另一個人;萬一兩個人都需要有人照顧,我們說不定就要去住安養院,那你弟怎麼辦?」「我們也不可能請看護或申請長照員來家裡,你弟不喜歡有外人來家裡……」​

媽媽說著這些事的時候,似乎把我排除在他們的照護問題之外(現在的爸媽真的太為兒女著想,太怕替兒女帶來負擔)。她把滌的需求擺在自己前面,而這也是《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書中案例的父母普遍會有的反應。「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責任,直到最後一刻……」這似乎是繭居者家庭最後走進困境的原因,因為照顧者無法向外求援。​

在寫《滌》這本書時,當時我只是覺得不能將這個問題繼續放下去,不能假裝沒有。而當我試著與滌說話,與媽媽對話,家人彼此的關係有了改變。當然,滌不是因此就馬上走出來,但至少能在家人願意去理解的狀況下生活。甚至後來與爸爸的關係也有了些微轉變。這些變化極小且緩慢,但它變化著。後來我還思考著自己是否該去找心理諮商師,以家人的身分多了解一些可能需要的資源與管道;我也問過媽媽的意願,媽媽從覺得沒有需要,到不反對。​

以前的我沒想過要找心理諮商,或是詢問是否有相關的家屬團體,這些都是在想要了解滌,想建立連結之後才出現的想法。但很遺憾,想法還未成行,滌就因為身體健康的問題,先離開這個世界了。​

所以當我讀《80/50》,我思考對照的是,那些可能可以打破僵局走出困境的方法,哪些是我們曾經做過的,或想做但還未做的?我們曾經做的是先與滌建立連結;我們想做但還沒做的是對外尋求支援──這個支援指的不是「馬上能夠讓繭居者獨立自主生活」,而是針對自身的困境先了解可能支援的管道,比如之後父母會有長照的需求──如何顧及父母的需求,同時照顧到滌的心理與生活需求。​

書中的案例,經常是父母因為自己的身體或經濟狀況不行了,對外求援後長照介入,家中有繭居者的情況才浮出檯面,但那時經常已經進入更難以協助的狀況。因此《80/50》一書想要傳達的是──不要覺得照顧繭居者是自己的責任,要嘗試尋求外界支援,免得陷入兩代相纏(相殘)的困境。​

不過,這也需要社會有能夠支援繭居者的管道。作者川北稔細細的探討了造成日本80/50現象的可能原因,以及目前因應此現象的資源。該書第一頁就列出了可能協助繭居問題的相關機構或組織,這與許多人認為繭居問題應該就是有特定單位在負責的印象不同,這批名單反而是從不同的角度與需求切入──比如「地區綜合行政中心」提供長照諮詢,而在諮詢的過程中若發現家中有繭居者需要協助,則可能再引入「自立諮詢支援窗口」的資源。另外也有「全國繭居狀態者家屬會聯合會」,屬於非營利法人,以繭居者之家屬為援助對象。​

看起來不乏支援管道,但協助者是否能與繭居者家庭「建立關係、守護,等待介入時機到來」,不同的支援單位「彼此是否能夠緊密合作,以促成多方支援」,這都是繭居者家庭能否出現轉機的重要因素。就個體來看,繭居者有其各自繭居的原因;就社會來看,繭居現象有其時代背景與成因──協助者若還是抱著傳統的觀念,認為「繭居者就是不願意工作」、或是單純以為「那就幫他們找到工作就沒問題啦」──若無法理解繭居者家庭真正的需求,那麼就會出現書中所說──覺得求援也沒有用,最後放棄求援。​

最後,以下是書中對「繭居」的定義,與相關數據──​

◆繭居是一種「狀態」,進入繭居狀態的人,家中是主要的生活範圍,因此不會參與任何與社會有關的活動,任何人都可能經歷這種狀態。因此,本書不會使用「繭居族」這種把繭居窄化為特定族群的用語,而是盡量使用「繭居狀態」等說法。​

◆在日本,十九歲到三十五歲處於繭居狀態的人口,推估為五十四萬一千人(2015年的調查);四十歲以上處於繭居狀態者,推估為六十一萬三千人(2018年的調查)。​

我寫《滌》的時候,是將範圍縮小,只看滌這個人,以及與他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我想細細去了解滌,以及身為他的家人的自己。我想透過對話與相處,來為「我們」找到生活與生存下去的方法。​

而我現在讀《80/50》,我讀到的是繭居者家庭類似的樣貌與的困境,以及日本如何面對與協助這樣的家庭。也會去想,那麼台灣呢?台灣現在有多少家庭有著類似的困境?如果想要向外求援,可能的管道有哪些?滌已經離開,但我還是會去想如果他還在世,我會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任何的嘗試都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不去擾動就是僵局。​


 ──刊載於 OKAPI: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5062?loc=writer_003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感熱紙與酒精實驗

颱風天無聊的話,可以找家裡的感熱紙+酒精來玩──

今天搞了一個烏龍,卻因此玩了一個實驗。早上整理桌面,想說把之前去7-11預訂的五倍券單據丟掉,因為到時候領實體券也用不到,那只是預訂的證明。丟到垃圾桶後,莫名其妙的不安感突然跑出來,「嗯,還是等到領完五倍券再丟好了。」於是從垃圾桶中撿回,噴了一下酒精。結果酒精一噴,上面的字消失了!我想說啊啊啊不見了,沒想到過了一會,上頭的字跡又慢慢浮現。

我看著字跡慢慢浮現,好像無字天書上的字浮出來一樣。

不過,等到整張都乾了之後,有的地方字跡已經完全浮現,有的字跡卻消失了(圖1)。為什麼呢?字跡完全消失的地方,是因為酒精噴太多嗎?而造成字跡消失的原因,是因為液體(水)?還是酒精裡面的成分呢?



於是我又拿了另外兩張單據來實驗。左邊那張噴水,右邊那張噴酒精──噴水的那張只是變濕了,字跡完全不影響。噴酒精的那張,字跡果然消失了(圖2)。再過幾秒後,右邊噴酒精的字跡浮現,但浮現的不是很平均(圖3)。又過了一陣子,噴酒精的字跡全部浮現了,但看來有深淺之分(圖4)。




我在想,字跡的深淺是因為酒精的多寡嗎?所以又拿了兩張單據來實驗。這次一樣左邊噴水,右邊噴酒精。噴酒精的那張,我儘量噴平均,而且噴到透,讓上頭的字幾乎完全消失。實驗結果,一樣隨著時間過去,噴酒精的字跡漸漸浮現,而且這次全部浮現,並沒有因為酒精噴得多而無法浮現(圖5-7)。



 

 

(做完實驗後,我發現第二次實驗,應是兩張都噴酒精,一張噴一下,一張噴三下來對照,這樣更能看出酒精多寡對感熱紙的影響)



感熱紙的原理(維基)──

「感熱紙:使用一種化學原料塗抹在紙上,使得紙張可因受熱而改變顏色,不需要使用墨水或油墨。感熱紙可以使用於熱感印表機,且特別使用在廉價且重量輕的裝置,像是傳真機、加算器、收銀機與信用卡終端機等。

感熱紙的表面,會塗抹固態的染劑與合適的基質,像是熒烷類的隱色染料以及磷酸正十八酯。當基質加熱到其溶點時,染劑會與酸性物質反應,轉換成有色態;而基質很容易快速冷卻,則染劑的有色態會直接被儲存於亞穩定狀態。但一段時間後,顏色仍會逐漸消退,故僅適用於不需長期儲存的用途。」



實驗結果與猜測:

感熱紙上的字跡因酒精而消失,但當酒精揮發後,字跡又再浮現。那麼,字跡浮現的深淺與酒精多寡有關係嗎?我猜無關。字跡消失後沒再復原的,可能跟感熱紙上的塗層厚度有關?

(嗯,打完實驗記錄的現在,外頭風雨呼呼叫,這次圓規比上次的燦樹還要有感。)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麥提國王執政記》、《麥提國王在無人島》── 一個孩子的成長​

 


​最近讀完《麥提國王在無人島》,之前讀《麥提國王執政記》是三年前。我剛剛翻網誌,發現竟然沒有寫記錄。我明明那麼喜歡《麥提國王執政記》,怎麼會沒有寫記錄呢?​

麥提國王是我非常喜歡的青少年小說,雖然第一部是在講十歲的麥提如何執政,第二部在講麥提打敗仗後被流放在無人島,但兩部結合起來其實就是「麥提國王成長記」。麥提想要給孩子權利,他創立兒童議會但是失敗;他第一次打了勝仗但不了解現實,結果在第二次戰爭中失敗。麥提在改革的過程中認識大人,也認識小孩;認識人性,也認識自己。與其說麥提國王是青少年小說,我更覺得它是寫給大人看的,它讓身為大人的我,再一次思考什麼是「兒童」,兒童與大人之間的權力關係,以及兒童究竟是否能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故事本身非常精采,以下節錄幾段來分享。​

(說是節錄但其實很長,但我已經做了不影響閱讀的刪減。若有人對麥提國王的故事感興趣,歡迎去找書來看。作者雅努什‧柯札克,另外著有《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也非常推薦。)​


-.-.-.-.-.-.-.-.-.-.-.-.​


「你們是議員。」麥提說:「直到目前為止,我都是獨自一人執政。我想要讓你們過好的生活,但是一個人畢竟很難猜到每個人的需要。你們來做這件事就比較容易了。有些人知道城市的孩子需要什麼,有些人知道鄉村的孩子需要什麼。比較年幼的孩子明白小小孩的需要,其他人修熟悉年長孩子的需要。我想,有一天全世界的孩子都會來到這裡,就像不久前全世界的國王來到這裡──那時候,白皮膚、黑皮膚、黃皮膚的孩子都會說出,他們需要什麼。比如說,黑人的孩子不需要溜冰鞋,因為在他們那裡不會結冰。工人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紅色旗子,也許孩子們會選出屬於自己的綠色旗子,因為孩子喜歡森林,森林是綠色的……」​

麥提說了很久,很久。議員們都聽他說。麥提覺得很高興。​

◆​

孩子們又大聲鼓譟,於是必須休會十分鐘。​

四個叫得最大聲的議員被請出了議會。記者簡短地解釋,一開始就要讓所有的一切上軌道是很困難的事,明年一定會更好。他請求議員們說出,他們想要什麼。​

又開始了一堆噪音:​
「我想要養鴿子。」有人大叫。​
「我想要養狗。」​
「每個孩子都要有手錶。」​
「孩子們都可以打電話。」​
「還有大人不能親吻孩子。」​
「大人要唸故事給我們聽。」​
「我要香腸。」​
「我要火腿。」​
「我想要可以晚睡。」​
「我希望世界上沒有任何女孩和小小孩。」​

「我想要有多一點口袋。我爸爸有十三個口袋,我只有兩個。那裡面什麼東西都裝部下,如果我丟了手帕,大人就會罵我。」​

「每個孩子每個月可以打破一次玻璃。」​
「還可以抽菸。」​
「不要有填空。」​
「也不要有聽寫。」​

「我想要世界上所有的國王都是孩子。」​
「我想要大人去上學。」​

「我想要每個孩子都有車。」​
「還有軍艦。」​
「還有房子。」​
「還有火車。」​
「每個孩子都有錢,愛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
「有小小孩的地方,就要有牛。」​
「還要有馬。」​
「每個人都可以有十公頃地。」​

孩子們說了一個小時,記者只是微笑,把所有個一切都記錄下來。鄉下的孩子們一開始不好意思發言,後來也放膽開口了。​

──《麥提國王執政記》​


-.-.-.-.-.-.-.-.-.-.-.-.​


麥提把所有心底話都告訴了憂鬱的國王。​

「我原本以為,孩子很善良,只是很不幸而已。但孩子其實很邪惡……(略)我以前不了解孩子,我現在了解了。孩子很邪惡,非常邪惡,我也是邪惡的,邪惡而且不知感恩。以前,當我還害怕大臣、宮廷司儀、家教和其他人時,我會聽他們的話,安安靜靜坐著……但當我真正成了國王,我做了一堆蠢事,因此吃足苦頭。不只我受苦,我還讓許多無辜的人受苦。」​

「孩子很邪惡,他們不公平,充滿惡意,愛說謊。如果有個孩子口吃、有點斜眼、紅頭髮、跛腳、駝背或是尿濕褲子,其他人馬上就會去嘲笑他。……。如果孩子看到別人有什麼好東西,就會想要把它騙過來,或是乾脆直接拿過來。如果他們發現某個孩子比較守規矩,就會忌妒,然後故意惡整他。如果有個男孩很強壯又很會打人,大家就會讓他為所欲為,而另一個安靜、善良的孩子,大家則根本不會把他放在眼裡。你告訴一個孩子你的祕密,之後當你們吵架,他就會把祕密到處去跟別人說。他們喜歡自吹自擂,每個人都想當第一個。比較大的孩子會和年幼的孩子吵架,男孩會和女孩吵架。我現在明白,為什麼兒童議會失敗了,怎麼能成功呢?我現在明白,當我手上還有香腸時,我在他們眼中是好人,當我沒了香腸,他們就想背叛我。哼,他們竟然還自稱是『綠旗子的騎士』呢!白人孩子就像黑人的食人族一樣野蠻,這真是丟臉。但是黑人很不幸,因為他們缺乏教育。我不想要回到白人的世界,如果我在無人島上覺得無聊,我就去邦‧德魯瑪的國家,一直在那裡待到死。」​

麥提忘了憂鬱的國王在聽他說話,於是說了這一大段自言自語。這些想法一直壓在他心中,他非得把這些憤怒悲傷大聲說出來不可。​

所以,當憂鬱的國王開始說話,麥提甚至因為驚訝而抖了一下。​

憂鬱的國王向麥提解釋,他不應該因此退卻。每一個改革者都會經歷到這些艱難的時刻,他會在這些時刻感到一切都不值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孩子之中,有邪惡也有善良的孩子,有愛說謊和誠實的,有喜愛衝突也有和平謙讓的,有愛和人吵架、愛挑釁別人的也有親切和善的。但在孩子之中沒有秩序,好孩子會因為壞孩子而受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給孩子權利,這樣他們才能保護自己。麥提開始這麼做了,但是他不想把工作做完。既然麥提堅持要去無人島,就讓他去吧,只是請麥提不要放棄任何一項身為國王的權利。​

◆​

麥提好像不是自己一個人。如果他是完全獨自一個人,就會覺得無聊,但他一點都不無聊。他和自己對話,彷彿和許多人一起交談。因為思考若不是如此,那會是什麼呢?​

每個人腦中一定有許多小人,每個小人知道的事都不一樣,說的話也不同。有時候這些小人會吵架,有時候一個小人會糾正另一個小人,或是給他建議。比如說,麥提會突然想起一件他忘記很久的事。​

麥提坐在海邊,往海裡扔石頭,不停思考。這些腦中的小蜜蜂在說話,麥提聆聽他們的話語,這就像是在上課一樣,只是現在他的老師有一千個,搞不好還有一百萬個。​

麥提現在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但為了讓未來的人生過得順利,他必須好好想清楚過去他還是改革者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他腦袋裡的蜂巢一片混亂,腦中的小人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他們會和彼此打仗,甚至不會告訴麥提他們為何吵架、打架。看樣子,麥提想得越多,他知道的和明白的就越少。​

──《麥提國王在無人島》​



2021年10月6日 星期三

善與惡。

魷魚那六個遊戲,循序漸進的在考驗人性。幾乎可以說,若能活到最後一關,就能看出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但是,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呢?為了活下去而欺騙他人的人,在生命沒有受到威脅時,也曾對他人釋出善意。那麼,那善意是假的嗎?我們能夠以他後來的行為,來判斷他之前的行為嗎?​

(以下為FB留言)

 

Mindi Wang:

以下爆雷

我覺得諷刺的是,正是因為有配角尚佑的冷酷絕決,所以主角奇勳就某方面來說就乘著配角的順風車來到最後一關,並且取得道德的制高點,甚至連最後的獎金也因為尚佑自殺而取得。在這些關鍵點上,如果是由著主角的善意,其實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其他人都是會淘汰死亡的(例如玻璃橋)。就這點來說很糾結與矛盾。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善的或者惡的?究竟是一個凝固的形狀?還是隨時變動的樣貌?

 

廖瞇:

看完了!沒想到最後奇勳竟然想到要集體退出!對吼!我怎麼沒想到!

然後,因為這樣的設定,所以雖然最後無法退出遊戲而成為唯一的活存者而獲得獎金,但第一年他並沒有使用那筆錢,這個還算合理。

那麼,他是否搭著尚佑的順風車,一路來到最後一關呢?第五關之所以能夠過關,確實可能是因為尚佑,但也很難說,因為尚佑並沒有給在他前面的那個人機會。對「那時的他」來說,一切會影響他過關的因素,都要加以排除。但對奇勳來說是,有沒有可能大家一起過關?你可以說他很天真,但也因為他的天真,他在第三和第四關,選了老人當夥伴,而這個選擇就原來老人是幕後老闆的設定,其實反而是他之所以過關的原因。

所以他的天真與相信人性,究竟是成為阻礙的原因?還是成為他最後優勝的原因?甚至最後尚佑自殺,也是因為奇勳的人性,尚佑無法再對奇勳出手,卻也無法就那樣回到現實世界。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選擇

看魷魚看到剩一集,來寫一點點。​

類似的點子,之前日本用過。「魷魚遊戲」很像「賭博啟示錄」+「要聽神明的話」。剛開始看朋友看時,我本來覺得應該是差不多的套路,但後來繼續看下去,發現他處理人性的部分,還滿細緻的。它把小孩玩遊戲時,會結盟也會排擠的狀態,連結到大人的生死遊戲中,差別只在小孩的遊戲不會死人,但這個魷魚遊戲會。​

另外還有個我覺得很值得探討的點,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電影和日劇,裡面的參賽者是被騙,或不得不玩。但魷魚遊戲設計了讓玩家在第二集時,以透過投票半數同意的方式,集體退出遊戲(抱歉破梗了)。可是他們回到現實生活後,卻又因為過不下去,自願回到遊戲。這次回來,就是明明白白的自願參加了,但是,這個「自願」真的是「自願」嗎?就像現實生活中勞工跟資方簽訂了不平等的契約,或是窮到「自願」賣肝,這真的是「自願」嗎?​

參賽者有殺人也覺得沒關係的,以及根本不想殺人的,但他們為了「活下去」而都殺了人。我覺得裡面在講「選擇」,我們總是說,人有選擇。但生活在某些處境中的人,真的有「選擇」嗎?​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就讓狗狗做自己

 


收到《就讓狗狗做自己》,大概三天就讀完了。發行者Polo拔(許朝訓)是多年前我認識的一位動物行為師,我真的從他身上學到超多的。​

先說,動物行為師並不是在教人訓練動物,反而是教人理解動物(這是我對這工作的理解XD)。比如,他並不是教你訓練你家狗狗聽話,而是身為人類的我們盡量去聽懂狗狗的行為語言,然後再進一步思考人類跟狗狗可以如何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比如我們家Migu,當牠從幼犬漸漸長成成犬,剛開始也曾經有過想要追人追車。搬來鹿野前,我從來沒有養過狗,所以我最初想的是──要怎麼不讓Migu不追車啊?後來我才知道我該想的是──為什麼Migu會想要追車?他追車的原因是什麼?我後來知道,狗狗對移動的物體本能就有想追的衝動,牠會想要靠近去了解那是什麼。那麼,我可以說「就讓狗狗做自己」,然後讓牠想追就追嗎?我覺得光是這題,就是人狗相處上一大的課題。​

這本書很特別,它在一開始就用了一個很重的標題「受到囚禁的狗兒」。乍讀之下會有一種──你的意思是我們都把狗綁起來不讓牠活動嗎?或是把狗都關在家裡不讓牠出門透氣嗎?它不是這個意思。「受到囚禁的狗兒」這句話的意思是──提醒我們注意到人類與狗的權力關係──人類確實就是握有權力的那方,我們限制了狗狗出門的時間、次數;限制牠出門的行為──不可以吃這個,不可以去那裡;我們控制了牠吃的食物──寫到這裡,我聯想到「小孩」。​

這不是說小孩像狗,或狗像小孩──而是,人類與狗狗相處時呈現出一種權力關係,大人與小孩相處時也呈現出一種權力關係。許多時候,我們在公眾場合中,看到大人叫小孩「不要哭、不要吵、不要叫」,飼主對狗狗說「不行、不可以、不要叫……」;大人對小孩,飼主對狗狗,就是明顯擁有權力的那方,我們無法假裝沒有,因為我們不太會看到一個大人對另一個大人這樣說話。有人可能會說,那不一樣,「小孩還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狗狗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只是小孩想要的跟大人不一樣?狗狗覺得重要的跟人類不一樣?但問題是小孩跟狗狗,都是「依附」著大人(人類)生存,不論我們是否想要控制,我們確實都掌控了他們的生活。​

先意識到自己是握有權力的那方,才能看見處在「我們之中」真正的問題。回到前面說的,小時候的Migu會想要追車追人,但如果真的就這樣讓牠去,那反而會造成牠未來與人類相處時的障礙;因為有些怕狗或還不打算了解狗狗的人,會認為這是一隻製造麻煩的狗。那麼,要因為這樣就把Migu綁起來嗎?當然也不是。我們的做法是:一開始先牽繩帶牠散步,讓牠慢慢瞭解那些移動的人車無害,也慢慢習慣那些存在(不再覺得新奇)。等到牠幾乎完全不會對經過的人車有想追的反應後,我們放掉牽繩,讓Migu自由活動。​

(PS.但先說明前提──不上牽繩要看場合。我們是因為住鄉下,能夠讓狗狗不上牽繩自由活動的場域相對來說很多,但在都市不上牽繩就有難度。這個在《讓狗狗做自己》中有許多討論)。​


 

再來說說另一隻狗狗。​

最近我們家又多了一隻狗狗,叫旺來,年紀比Migu小一點,大約六歲(Migu可能六歲半)。因為某些原因,牠換了好幾個不同的家,現在來到我們家。旺來來了之後,我才深刻感受到「我們侷限了牠的自由」。因為相較於Migu,旺來不論是天生個性或後天的生活習慣,牠都是一隻喜歡長期在戶外活動的狗狗。我們說Migu像宅男,而宅男因為本來就喜歡在家,所以對Migu我們不太有剝奪掉牠自由的感覺(當然不是完全沒有)。但在旺來身上就很明顯;旺來聽到什麼聲音就想出去,早上聽到鬧鐘響就想出去,看到我們換衣服就想出去,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想出去。​

但現實情況是,我們確實無法讓牠想出去就出去,因為牠不如Migu穩定,也不像Migu一樣一定會自己回家;但我們卻也要顧及牠想要出去的需求。因此這段時間,除了旺來學習習慣在家的生活,我們也在學習注意旺來的需求,在現實狀況與牠的需求中儘量抓到平衡。​

說真的,我覺得狗狗願意調整自己的幅度,其實比人類大(是因為牠們是權力小的那方所以不得不嗎?)我想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多時候可能是回應我們對牠的態度。比如旺來其實很像高敏感的人,牠有很多敏感帶,你不小心碰到牠就會叫,反應很大;但有幾次我不小心碰到牠,比如牠趴在椅子下,我要起身時沒注意去「擦」到牠,牠從一開始聲音很尖銳,到後來小聲地哼一聲,甚至有時候只是身體動一下;我可以感覺到牠在學習調整與適應。而我也在學,在我們知道旺來很敏感後,如果我要移動身體或桌椅,就算不會碰到牠,我還是會先發出聲音讓牠知道──「旺來,我要動椅子喔」。當然,牠不一定聽得懂「我要動椅子喔」這句話,但牠可以知道我在叫牠,牠會注意到我接下來即將有動作,幾次連結之後牠就會知道,就不容易太過驚嚇。​

 



一不小心寫好多,但其實還有好多沒寫,之後再慢慢寫。以下節錄幾段《讓狗狗做自己》──​

◆​牽繩象徵了我們與狗兒同伴之間的複雜關係,它讓我們與狗相連,各處牽繩一端。對於人類來說,牽繩代表與狗兒一塊兒進入外面的世界,給他們時間嗅聞、奔跑、玩耍、追逐、作樂、打滾、尿尿、大便、騎乘,以及用其它方式表達自己。對於狗兒,牽繩可能代表以上事物,但也代表限制自由的枷鎖,因為牽繩是我們施加控制的方式。牽繩保證狗兒遵守我們的規則,只能在我們允許的時候去我們允許的地點,放下狗兒的牽繩(unleashing your dog)意味著找到讓他們生活更自由的方式。​

◆​我們偏好「監護人」或「同伴」這樣的用法,而不是主人。監護人必須注意在狗兒需求與人類需求之間找到平衡。​

◆​要設計一套能套用於所有狗兒的「家庭行為」研究相當困難,因為每個人類家庭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這不妨礙你在家裡研究自己的狗兒,你的研究結論可能不適用於所有的狗,但是會適用你人生最重要的狗,也就是你自己的狗兒。​

◆​[訓練與教導狗狗的重要性]​

雖然表面有點違反直覺,但是提升狗兒自由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認真看待訓練這件事。若方法得當,訓練的重點並非在於控制你的狗兒,而在於教導狗兒可以在家中及整體人類環境中和你一起順利生活。​

狗兒訓練一方面涉及教導狗兒,一方便涉及教導你自己,要自我學習狗兒行為與訓練技巧。​

---

最後,真的很推薦這本書,因為它並不是要你照書養(就像養小孩不可能照書養一樣),而是,它幫助你在「能力範圍內」,去找到提升狗兒自由,而自己也會開心的方法。​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是要咬一輩子的指甲嗎?』學著不要苛責自己──《房子》繪本出版計畫

 


因為很喜歡,所以在寫推薦時有點被卡住了。我反反覆覆讀著繪本,在開頭處卡了大概快一個小時後,我想,嗯,想到什麼就先寫什麼好了。

打開《房子》的檔案,看到第一頁就被吸引。那個吸引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被圖吸進去。它的配色多彩,卻又樸樸灰灰;然後它的構圖、線條、筆觸,都有帶我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感覺──我很難形容這個感覺,總之,它是一本光看「圖」就會被吸進去的繪本。

那麼文字故事呢?我喜歡它的不說道理,就只說自己的害怕。裡面沒有那種教你該如何面對精神疾病的方法,沒有教精神病患該如何面對,也沒有教精神病患的家屬和朋友該如何面對;裡面沒有「正確」的做法,沒有「通往成功」的路徑,只有坦白呈現自己的困境與狀態。

作者叫做老王。老王不姓王,看來也不老。老王說,取這樣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名字,讓他很有安全感。

老王在後記中提到,他很常剪指甲,有時會不小心剪到流血。我就想到我會咬指甲、修剪指甲邊邊不規則的皮肉,有幾次見血才停。「怎麼會把自己的手指頭弄成這個樣子?」我問自己,回答不出來。一個我說,我也不想這樣;但另一個我,就是忍不住一直去撕咬指甲。

後來我發現撕咬指甲的原因好像是,因為摸到不平整的面,很想要「把它弄平整」;但撕咬反而容易造成指甲和指頭皮肉的不平整,如此不停循環。

「是要咬到當阿嬤嗎?」我爸有時會這樣講。

因為這一層類似強迫症的症狀,我覺得自己似乎能夠體會《房子》裡的兔子,那不得不一直打掃的心情。強迫症有重有輕,有些不對生活造成影響,有些卻會對自己帶來極大的壓力。

《房子》的文宣這樣寫著:

「這本書並不是要照亮生命裡的黑暗,而是訴說光亮與黑暗的並存,這本書也並不意味著,兔子和她的創作者已找到所謂最好的答案,而是在對自我生命感到懷疑與羞恥時,把耗盡心力藏起來的情感,再耗盡心力挖掘出來的過程。」

讀完《房子》之後,我就找到不咬指甲的方法了嗎?並沒有。但我看見老王與他自己共處,我也就更能與撕指甲的自己共處。偶爾我會不在意指甲的狀態,我會忘記要去「關心」指甲,我也知道我不去在意(關心)就不會去撕咬了;但當我不小心又咬起指甲,我也不會太苛責自己。因為強迫症狀經常是──越叫自己不要在意,越可能因此更加在意。

最後我要強調──雖然我是因為精神疾病這個主題而關注它,但我真心喜歡這個作品,不論畫風還是故事,「都深深打動我」。

 ◆

《房子》繪本出版計畫,嘖嘖募資中:https://reurl.cc/n5Ol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