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從《地下鐵事件》思考採訪

其實在這樣的原稿化的過程中,現場的個人性「印象」和「記憶」多半發生很大的作用。不管多麼細心聽取說化細部,或重聽多少次錄音帶,都難以掌握現場整體氣氛時,往往會遺漏對話核心般的東西,要是那樣證言本身就失去力量了。因此在請教過程中,我盡量集中精神在對方身上,努力了解每一句話的含意。



化為原稿後的採訪稿首先寄給被採訪者,接受檢查。同時附上「我們希望盡可能以真實姓名發表證言,不知是否可以。如果不願意用真名時則備有假名。請選擇。」的信。大約有四成被採訪者希望使用假名。文中為了避免無用的Speculation(推測)而未加一一註明誰是用假名誰是用真名。因為如果註明「假名」時,或許反而會刺激某種好奇心。



以我們來說,對於很快就答應證言請求的被採訪者,我們盡量避免造成現實上的麻煩,並極力避免讓對方感覺不快。為了抹去對媒體所感覺到的一般不信任感,我們但願不要讓對方有「好不容易信任你協助你,這信賴卻被出賣」的感覺。因此這種被採訪者的訂正、刪除作業,我們做得特別細密,並盡可能花時間去做。



有幾位受採訪者曾經有過被其他媒體採訪過的經驗,但同樣都懷有「自己真正想說的事,結果都被刪掉,發言都變成簡短而半途而廢的東西」這樣的不滿。

──村上春樹,《地下鐵事件》

以上片段節錄自村上春樹的《地下鐵事件》,我覺得很可以作為採訪時的思考。

至於村上提到的「化為原稿後的採訪稿首先寄給被採訪者,接受檢查」,我想重點不是採訪者寫的東西要給受訪者「檢查」,而是請受訪者協助確認採訪者所寫的文字,是否忠實地傳達了受訪者的意思?有沒有誤會的地方?

我認為採訪這件事非常難得,因為對方「沒有義務」跟你說,但他「願意」跟你說。而當你聽到對方的說話,你聽懂他的意思了嗎?有沒有不懂、不理解的地方?你是否忠實的傳達了對方的意思?你呈現的方式是否尊重受訪者的意願?你寫出這些,是否有助於受訪者向外界傳達更接近真實的東西?你自己,是否透過這個過程更接近事件的各個面貌?大眾是否因為你的書寫,願意試著從不同角度去觀看與思考事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