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流氓王信福》書摘

【隧道視野】​

近年的冤案研究經常提到「隧道視野」這個詞。「視野」指的是看的廣度。人類的眼睛長在前側,兩眼的視角加起來將近一百八十度,鳥類的眼睛長在兩側,視野可以達到幾乎三百六十度。但是如果走近的隧道,就沒有「視野」可言了,寬廣的世界裡,只能看見遠方發出光亮的那一小點,其他都看不見。冤案裡的「隧道視野」指的就是有了成見之後,就一頭栽進去,完全忽略其他浮現的證據,不再考慮其他的可能性。​(p.123)​

【供述性證據】​

檢方提出的都是供述性證據。「供述」就是人說的話。供述性證據最大的問題是,人可能因為各種理由說謊或說錯話。史前時期的案件經常依賴供述性證據導致誤判,因此歷史時期對供述性證據的把關就變得比較嚴格,盡可能地減少審判外陳述。例如警詢筆錄就是審判外陳述,證人在警局做筆錄時沒有具結(也就是說謊話也不會怎樣)、不是公開審理(所以不確定警察問的時候有沒有威脅利誘)、沒有經過對質詰問(所以證詞不合理或不穩定時,無法得到進一步的釐清),也沒有法官直接審理(所以法官缺乏判斷的依據)。​(p.196​)

──《流氓王信福》,張娟芬




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雖然滌離開了,但遇到繭居問題的家庭還存在──書寫之後的繭居論壇對話

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之前,我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參與繭居議題論壇。那時繭居對我來說,還是個人的問題,屬於「我們家」的問題。開始與滌對話,書寫之後,我才慢慢地跨了出去,先是與宋文里老師取得了聯繫,開啟了我對心理治療不同的看法,透過與宋老師對話以及閱讀羅哲斯的《成為一個人》,我梳理了自己的害怕與擔憂,也因此能更進一步去面對我與滌對話時所遇見的困難。但這些仍然不夠。

我說的不夠是指,我期待能夠有用。不是指這本書必須有用,而是我期待自己能做些「更有用」的事。更有用指的是什麼?滌願意改變?願意走出去?我不是說我只是想跟滌好好說話嗎?我並非想指導他?但為何我又覺得不夠?

讀《空橋上的少年》時,我也讀到了類似的矛盾──

「我只是在想,也許,我真的沒有辦法幫你回學校。那可能是一開始我找你會談的原因,但今天我坐在這邊聽的時候,我愈來愈覺得,那並不是我和你會談的目的,也不應該是。」

「……月底又要開會討論你這件事,我總還是有種,如果沒能夠讓你回到學校,作為一個醫師,我的治療好像失敗了的感覺。」

以上兩段對話,出自蔡伯鑫與拒學少年張朋城的會談。蔡伯鑫是《空橋上的少年》的作者,也是個精神科醫師,而張朋城是青少年日間病房的個案。我似乎很能明白蔡伯鑫的矛盾,這矛盾並不對立,而是真實。

作為想了解對方,與對方建立關係的人,我們著重在「當下」好好與對方說話,說話的時候不去想「有沒有用」,就是好好的聽對方說,並把自己說出來。但我作為滌的姐姐,我同時感受到除了對話當下之外的現實,那包括了滌與父母同住所導致的彼此生活空間的限縮、心理壓力,以及對於未來的擔心,包括生活照顧與經濟。那是清清楚楚的問題,不是「好好對話」就能解決。而蔡伯鑫作為張朋城的醫生,我想他所面對的是類似的現實,比如個案的求學之路、管道,能給對方什麼建議?如何協助個案處理家人關係?

對話很重要,但單純只有對話無法解決現實問題。對話是基礎,但我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協助我面對現實課題,比如:「如果滌表達想要工作的意願,但畢竟他與社會脫節近十年,我能做些什麼減低阻力?社會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或是「現在只有我可以跟媽媽談滌的事,但媽媽會不會需要其他人跟她談?比如心理師?或是類似我們家情況的家屬?」「如果我自己想更多了解心理諮商,我還能做些什麼?有哪些管道?」

寫完《滌》之後,我開始思考這些現實問題,一步步找尋資源與方法,希望自己能走出去更多一些。但似乎有些晚了。或許不該說晚,而是當我準備再做些什麼的時候,滌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

在繭居論壇中,伯鑫問我,你接下來還會想參與跟繭居相關的活動嗎?我說,我不確定自己在這件事上能出多少心力,但如果我遇上了,我能做些什麼就會試著去做,「因為我明白那種孤立無援,不曉得方向在哪的感覺。」

「雖然滌離開了,但類似處境的家庭一定存在。像今天這樣的論壇,光是能將因為繭居而遇到困難的人聚在一起說說話,就是個很好的開始。」

異化、孤立感、重新整合

當天的論壇約三十多人參與,而所謂的「因繭居而遇到困難」的人並非都是繭居者本人,主要是繭居者的手足與親屬,其他是關注繭居議題的心理師或社工。早上先安排了兩場講座,接著是小組討論。我與伯鑫是當天的講者,我對他的演講非常有共鳴,他提出的每一個觀點,幾乎都能對應上我對滌的觀察。

伯鑫說,他面對的個案是拒學,而非繭居,因此他分享的是拒學者的案例。其中一例個案說,覺得自己與他人對話是「浪費時間」,覺得「自己跟所有人都融不進去」。聽到這時我想起滌,想起滌不想與他人對話也是因為覺得浪費時間,「他們都是白癡」,滌曾這樣表達心裡的不屑。

但為什麼那位拒學者會這樣呢?為什麼滌會這樣呢?「他為什麼不想與他人連結?」「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這是拒學者與繭居者家屬都想問的問題。

伯鑫在分享中提出三個詞彙(先說明,這是提供思考與討論的方向,並非定論或研究成果)。第一個詞彙:Alienation,這詞出自於馬克思,翻譯為異化或疏離,原意是指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線中被工具化,失去了人該有的樣子。伯鑫將此概念延伸到拒學──我們的學校是否將學生工具化了呢?拒學的孩子是否因為不想被異化而拒絕上學呢?學校無法讓學生成為他自己的樣子,無法適應者便逃離學校?

我忍不住想到滌。那麼滌呢?滌不是他自己的樣子嗎?我一直覺得滌是他自己的樣子。但仔細回想,滌在必須當兵時,無法是他自己的樣子,在投入職場時,無法是自己的樣子。那些必須標準化的環境,是滌之所以繭居的原因嗎?那麼滌就學時期為何沒有拒學呢?是因為他的學業表現使得他獲得成就感嗎?(這是另一個需要花篇幅思考的問題)

第二個詞彙:Isolation,孤立感。因為不想被異化,因此拒絕上學或繭居在家。但這只是單純的不上學或不進入社會嗎?這只是單純的挫折嗎?伯鑫提到「孤立感」這個詞時,我想到了兩種狀態──

1.    一個是「心理」上的孤立──雖然覺得跟別人說話是浪費時間,但心裡仍舊渴望對話,卻找不到那個可以說話的對象

2.    另一個是「現實生活」中的孤立──不想融入主流社會,但也找不到可以自立的方法

這樣整理起來,似乎只要解決當事人心理上與生活上的孤立,問題就解決了啊?問題是──這兩個問題本身就是困難的問題── 一旦當事者拒絕對話,要再開啟對話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而當事者既然無法融入主流社會,大眾對他的期待卻是「只要去找工作就好啦」,那麼進一步退兩步的過程只是讓他們越退越進入那個繭居的殼。

來到第三個詞彙,Reincorporation,重新整合。不是要他們變回「正常的樣子」,也不是要他們回去那個他們逃離的網絡,而是重新找到對話的方式、有別於過往工作的模式。但這樣說起來好籠統,具體的方法是什麼?要是具體方法能那麼快出現,問題也就不會是問題。那這樣談「重新整合」有用嗎?我認為至少是個開始,至少,我們知道方法不會是把離開的人塞回去。

繭居是一種病嗎?繭居是一種問題嗎?

「繭居是一種病嗎?繭居要如何定義?一個人如果只是喜歡待在家裡,不造成別人的問題,自己覺得舒服自在,這樣的繭居不行嗎?」當天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伯鑫先以精神科醫師的角度說明,繭居不是一種病;當然,有人可能因病而繭居,但那不是患了一種「叫做繭居的病」。但這就牽涉到定義,如果「繭居」只是在生活上與心理上不喜與人接觸的生活型態,與啃老或尼特這樣的詞彙相比,它相對中性;因為繭居未必啃老,未必無法自食其力。

不過,「繭居」如果圈得那麼大,那麼有很多是不需擔心不需處理的。但今天這個繭居論壇想要討論的,是指繭居造成當事者的困難,與繭居者同住之家人的困難,或是更擴大,擔心造成對社會的影響。我們想處理這些困難,但對繭居的了解極少,對於該如何處理自己面臨的問題,也沒有頭緒。因此這個論壇,是邀請繭居者本人或繭居者家人,或關心繭居議題的心理師或社工,先交流彼此的困境,再將討論整理成政策建議。

能把無法說出口的話說出來,就是一種自我療癒

因此小組討論也是當天的重點,我與伯鑫幾乎參與了全程。小組討論分三階段,礙於討論的複雜度與內容龐大,我無法做細部的分享,僅分享我在情感上最深刻的感受──

現場有位參與者,她在我與伯鑫分享完之後發問:「如果對方就是不願意說話,到底要怎麼開啟對話?」我說:「對話很難,一開始總是會被拒絕,必須來來回回。」我說完後覺得自己的回答很籠統,但我們也不可能在當下就給出辦法。後來分組,我與那位參與者同組,我才知道她的身分是媽媽。那天大家都戴著口罩,但她說話時聲音哽咽,似乎要哭。我馬上對應到自己的媽媽,開始想像她所承受的壓力,那壓力與其說是生活經濟上的負擔,更多是因為沒有情緒的出口。我發現與手足相比,父母容易將繭居者之所以繭居歸咎在自己身上,他們想要改變現況卻苦無辦法,更苦的是無處可說。

而相較父母可能會有的自責心理,手足則是擔心無力承擔。不一定是沒有意願,而是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或是不想被要求,被認為自己該為對方的人生負責。「有沒有可能有那條線,告訴我其實沒有法律上的責任,我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與意願來決定要做到哪裡?」一位參與者提出這樣的想法。擔心無力承擔,卻也容易有「罪惡感」──他在那裡駐足不前,爸爸媽媽跟他一起被困在那裡,我可以自己一個人過好生活嗎?

這是很矛盾的情結。一方面不希望因為手足繭居,自己也因此被綁住;但另一方面卻又對自己過著「好生活」有罪惡感。這與我在書寫滌時的感受十分雷同,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但後來我發現,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父母才不用再多擔心一個孩子;我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才有能力再去做些什麼。

當天的場合製造了一個能讓大家抒發的機會──因為彼此不認識,不用擔心人際關係,不用擔心某個親戚會怎麼說,不用擔心自己的同事或朋友或怎麼看;彼此不認識卻擁有相似的困境,自己說的話對方似乎都懂。

能夠有機會,將無法說出口的話說出來,就是一種自我療癒。

--

註:文中所提的繭居議題論壇,指的是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參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推動110年青年好政 Let's Talk 系列活動,以「探討青年繭居的樣貌、需求與繭出之路」為題辦理之公共審議論壇。詳細活動內容請見網址:https://reurl.cc/akY8nD

──刊載於 OKAPI: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5595?loc=writer_000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忘我

Migu坐在門口,轉頭看我。「Migu沒有喔,下雨了。」我說。Migu趴下,歎一口氣。​

Migu散步,遠遠看見影子晃動,想追。「Migu不行,是貓咪。」我拉住Migu項圈。​

Migu去滾堆肥,滾不曉得什麼動物的大便。「臭臭,不可以這樣。」「Migu,洗澡。」Migu乖乖給我們洗。​

Migu突然吠叫,衝向門邊,大聲咆哮。曾經跟Migu幹架的流氓犬經過,Migu激動得全身發抖。「不要生氣不要生氣,」我抱住Migu,「不可以去幹架。」​

Migu愈來愈知道,下雨不出門,貓咪不能追,不要滾大便,不能幹架。​

有天Migu散步,不曉得被什麼啟動,暴衝不見。過了好久,Migu喘吁吁回來。「你是暴衝去哪裡?你衝到忘我喔?」我說完後,看著Migu閃亮亮的眼睛,突然意識到Migu不是忘我,而是回到自我。牠平常聽話的樣子,才是忘我。​

──刊登於《自由副刊》​
​https://reurl.cc/veRz91




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芭樂籽花

以前切芭樂,都是從蒂頭往屁股切,
今天突然想要攔腰切。
用刀子從腰部切開,
噢噢,切出了兩朵花。

芭樂籽花。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今天

現在,快累爆。​

是平常太悠閒?還是自己戰力太弱?可能都是。剛剛走回家,走回朋友家,覺得腳是自己在動。但現在的我還是很想寫些什麼。今天的我想留什麼下來?腦袋第一個浮現的是那個媽媽的臉,她問的問題,「到底要怎麼開啟對話?」「如果他就是不想跟你說話怎麼辦?」後來我知道她問的是自己的問題。今天參與了一個繭居議題的工作坊,在場有一些繭居者的家人參加,但多半都是手足,似乎只有一人是媽媽。我覺得當媽媽的可以來到這裡,真的很不容易,各方面都是,資訊上的接收,想法上的改變。但今天我沒有機會單獨好好的跟那位媽媽說話。​

繭居工作坊結束後四點多,我在想我要回朋友家睡覺,還是找個地方休息?晚上七點有《審判王信福》的電影,在華山光點。時間很尷尬。但我好想躺下來睡覺,所以還是回朋友家了。回到朋友家五點,立馬設鬧鐘睡覺,五點50起來,其實腦袋太多東西沒真正睡著,但身體跟眼睛有休息到。起來後快速吃了工作坊發的餐盒麵包,準備出門。六點多出門,六點45分領票。​

《審判王信福》,看第二次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第一次看是粉專的直播。那時因為來不及從頭看,所以今天再看一次。不可思議在,戲裡的檢察官怎麼那麼離譜?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忍不住懷疑是劇情需要嗎?後來才知道劇情對白都是張娟芬閱讀卷宗得來。這是真實案件改編的劇情片,卻因為太過真實導致令人感覺荒謬,荒謬到令人懷疑我們的司法真的那麼離譜嗎?檢察官那麼沒有無罪推定的概念嗎?還是無罪推定對他來說只停留在概念的層面?不可能成為現實?「那人一定有做,只是少了直接證據而已。」​

看完的荒謬感,現在還停在心裡。​

但還有個奇妙的感覺。早上的繭居工作坊,我感覺到政府公務人員的用心,老實說我沒想到他們會那麼用心。當然我也感受到執行團隊的用心,但我不意外,但我沒想到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主秘竟然參與全程,也加入討論(天啊我到底把公務人員想成什麼?他們盡責應該也是本分,為何他們只是盡責我要如此訝異?)再對照晚上看《審判王信福》時,看到司法體系的荒謬,令我有種錯亂的感覺。雖然錯亂,卻又覺得平常。​

現在我有點語無倫次了。可能在亂寫。手指也快要不靈活了。已經該去躺平了。希望今天好睡。拜託。​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22年3月7日 星期一

旺來吃藥記

 

大概一個多月前,發現旺來會漏尿,走路會邊走邊滴尿,不曉得為什麼。雖然會滴尿,但其他方面看來正常,一樣很有精神,食慾也很好。但還是有點擔心是內部器官的問題,萬一是膀胱結石或其他問題,放太久沒處理,造成無可返回的狀態就傷腦筋了。​

於是找了一天帶去給醫生看,檢查後發現膀胱有發炎症狀,「可能是因為膀胱發炎,但也只是可能。總之先吃抗生素處理發炎,萬一症況解除但還是會漏尿,再檢查看看不是不是其他問題。」醫生說。​

好,在這裡插播一下:這次帶旺來看醫生,終於知道旺來的體重了,喔喔,比我想像得輕耶,才23.6。我本來以為可能比migu重,因為牠看起來比migu胖。結果旺來第二次回診,migu順便一起帶去秤,哇哇,migu竟然有27公斤!​

好了,插播完畢。接下來報告旺來吃藥記。​

醫生問旺來可以吞藥丸嗎?我們想說旺來那麼愛吃,直覺說可以啊,「把藥丸包在罐頭肉裡牠就會吃了吧?」果然,牠會吃,但只有第一天到第四天。​

第一天到第四天,牠看到我們開罐頭就在那邊等,藥丸包進去後牠一含就咕嚕吞下肚。可是到了第五天早上,牠似乎感到不對勁,開始聞我們手上的肉塊,聞一聞後把頭撇開。我們想說啊啊被發現是餵牠吃藥了,沒辦法,只好繼續騙,連哄帶騙終於吃下了早上的藥。但到了晚上,牠就不願意吃了。想說換一種口味的罐頭試試,還好,有用,但只有用了兩餐。到了第六天晚上,牠又不吃了,怎樣都不吃,沒辦法只好丟訊息問朋友求救,朋友說,「包在香腸裡,用塞的。」我說,用塞的牠不會反抗嗎?而且我們沒塞過,不知道要怎麼塞。「牠張嘴時下顎抬高,拿藥丸的手趕快往舌根塞。」朋友說。喔喔這樣啊,那等會我們來試試。​

還好,順利塞進去,雖然牠左撇右撇不願意,但還好打開嘴巴時牠不會用力反抗。塞之前其實有點緊張,我是說我們,因為旺來比較敏感,有點怕牠不開心或激動會咬我們。但後來發現旺來不會,牠似乎知道我們是在餵牠吃藥,所以牠雖然會抗拒,但不會非常抗拒,還是讓我們塞藥。不過,塞藥的感覺真的不是很好,人跟狗的感覺都不好。後來我發現一個方法,先給牠聞肉乾,再把手上的藥丸罐頭遞過去,「把藥藥肉團吃掉就可以吃肉乾喔!」沒想到這招有效。之前都是為了吸引牠來吃藥,先給肉乾;現在倒過來,變成先吃藥再吃肉乾。旺來為了吃肉乾,很認份的先把藥藥吃掉。但這個方法大概也只維持了五六天,後來牠又怎樣都不吃了。​

嗯,怎麼吃藥要吃那麼久?因為是吃抗生素,當時才過了兩週。後來又回診,得繼續再吃兩週的藥,所以總共四週。​

那怎麼辦,還是得吃藥,所以第三個禮拜老斌幾乎都用塞的。於是我們發現旺來的新技能,牠會把我們塞進去的肉團用舌頭頂出來,頂頂頂,然後藥丸就從肉塊分離,掉出來。真是太聰明太厲害了。但很可惜旺來你遇到的是人類,就算你把藥丸頂出來,最後還是得吃回去。一邊覺得牠有點可憐但一邊說你還是要吃啊繼續塞藥。​

就在吃藥的最後一天,老斌想到一個方法,把藥塞在奶油裡。天啊這招真是太強了,因為奶油味道超重,加上包覆力強,藥丸被奶油包覆根本就合為一體,旺來不可能用舌頭將它們分離,而且重點是牠根本沒有發現。牠只發現奶油,根本沒發現藥,牠咕嚕一口下肚,一臉還想再吃。​

晚上一樣是奶油藥藥,一樣是一口下肚,一樣是一臉想要。可惜沒了,這是最後一包藥了,最後一口奶油藥藥。​


2022年3月5日 星期六

變粗

「我的手指變粗了。」​
「變粗?是哪一種粗?」​
「ㄟ對耶,哈哈。」​
「我的頭髮變粗了,也有兩種意思。」​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讀個資料結果連來連去

讀資料,讀到李鳴鵰在《台灣新生報》寫專欄時,因為「不能用漢文書寫文章,這十數篇技術性文章他只擬就大綱,然後口述給單建周先生,最後由單先生定稿。江蘇籍的單建周先生是一位熱心攝影活動的媒體人,當時是《台灣新生報》的副總編輯,後來李鳴鵰創辦《台灣影藝月刊》,他也幫了不少忙。」​

只是好奇「單建周」這個人,想要查查有無相關資料了解一下背景,意外發現他因為「匪諜案」被調查局多次約談,之後墜樓身亡。​

最近正在讀柯旗化回憶錄,前陣子剛看了《超級大國民》,好像接觸到什麼訊號一樣,一件一件接著來。​

想多查一些單建周墜樓身亡的資料,但沒有找到更多,倒是查到了因為調查局內鬥而導致《台灣新生報》相關人等被約談與整肅的事件,結果讀到了〈女記者之死:白色恐怖內鬥下的犧牲者〉這篇文章,也才知道「重大歷史懸疑事件調查辦公室」這個網站。​

然後文章中提到的「十三號水門命案」,在柯旗化的書中也有讀到。​

嗯嗯,讀個資料結果連來連去……

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詩人

 

「MIGU在看雨耶。」​

「牠詩人啊。」​

「為什麼詩人就要看雨?​
農夫也會看雨啊,​
一般人也會看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