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關於後悔

說真的,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後悔過。這樣說不曉得會不會有點狂妄,但是,我從來沒有做過會令自己後悔的決定。

要是將我的說法解釋成「所以你覺得你自己都做了正確的決定、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囉」,要是被這樣以為,那就誤會大了。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正確的決定,也沒有什麼正確的道路;因為沒有所謂的正確,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什麼預設的期待,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後悔不後悔的。

我這樣想,如果又被認為「那麼你沒有什麼特別想做的事囉?」這樣也是誤會。我當然有想做的事,我只是對我想做的事沒有預設期待而已。

我想做的事,我就去做了。做了之後會怎樣,我沒有預設的期待。就像來到鹿野一樣。

想寫東西,就去寫;寫了之後旁人會有什麼評價,不預設期待。

不預設期待,就不會有後悔。就不會有「早知道我就不要……」

不會有「早知道我就不要……」因為我並不是為了達成什麼而去做什麼,我做的事情就是想做的事情本身,並不是過程。

如果是為了達成什麼而去做什麼,那麼,你做了什麼之後,結果那個目的沒有達到,你可能就會後悔。

比如,為了找到所謂有好薪水的好工作,於是去讀大學讀研究所讀博士;讀完之後結果竟然找不到有好薪水的好工作,於是你後悔。

但如果你是為了想讀書而讀書,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才做那件事情,那麼,你是很難會後悔的。

當然這個前提是,你認同這樣的哲學邏輯。(不認同的人大概會覺得我說的都是屁話)

朋友問我從台北搬來鹿野不曾感到後悔嗎?我說當然不後悔,而且早知道應該更早搬來。其實這是玩笑話,對我來說沒有早知道;我在臺北生活時就是想在臺北生活,在鹿野生活就是想在鹿野生活;也並不是臺北生活比較差,所以來鹿野;其他人是怎麼樣我不知道,但對我來說是這樣。

「難道你真的都不曾因為做了某件事或說了某些話,導致什麼令人難過的結果嗎?」要說有當然也是有。但既然是自己做的事說的話,難過也就自己承受,沒什麼好說的。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變成大人之前

我們在意著大人不在意的事
大人在意著我們不在意

未來是什麼
我們沒有明天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神的手指

伸出手指,光就有了
伸出手指,風就起了
伸出手指,水就來了
伸出手指,這個那個就喀拉喀拉的動了

有一天伸出手指什麼都沒有
才想起自己不是神啊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關於熱氣球降落農田的後續討論】--熱氣球無法自主選擇降落地點,那麼熱氣球活動的隨機性與意外不就更高了嗎?--


義隆大哥的貼文在臉書上引起了龐大效應,然後,當然媒體也跟進了。但是一陣熱潮過後,熱氣球降落農田的事到底會不會改善?我覺得很難說,很有可能就是吵一吵,然後每年都上演同樣的戲碼。

不過,義隆大哥那篇貼文底下的留言,倒是讓我有了新的收穫與思考。

有位網友留言說農田被熱氣球迫降的農民該友善對待熱氣球,想當然被罵翻了。但是那位被大家罵翻的網友講了一件我本來誤會的事情──我原本以為熱氣球可以平行移動就是可以選擇降落地點,這點是我弄錯了;能夠平行移動不代表可以準確的選擇降落地點,熱氣球會因為風向或燃料不足,而不得不迫降。

既然是我自己搞錯了,所以我也坦白回覆給該名網友,是我搞錯了。

但也因為熱氣球無法自主選擇降落地點,讓我發現一件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熱氣球活動的隨機性與意外不就更高了嗎?

居民並不是反對熱氣球活動,而是熱氣球降落這麼隨機的話,那麼當初舉辦活動前就該將「隨機性」所帶來的「影響」考慮進去。因為,熱氣球既然無法控制降落地點,那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農損;我們不能要求農民都要友善包容,因為農民是務農為生;不能說一年才一次而已,有些農家一年就收那麼一兩次啊。

而且,其實友善包容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問題並沒有解決。比較實際的辦法是政府單位與活動執行一起好好討論,如何妥善處理迫降時造成的影響。因為熱氣球活動每年都有,降落在農田的事情也一定會再發生,每年都這樣吵架也不是辦法。

我們可以理解熱氣球是因為沒辦法精準選擇降落地點而迫降,但也希望活動執行者在規劃活動時就將迫降可能帶來的影響與風險考慮進去;因為,損失不能全由農民承擔。

最後,我看了幾家媒體的報導,臺東縣政府觀旅處把責任都推給活動承包者天際航空,這樣也不對;這既然是臺東縣政府的活動,臺東縣政府也該負責才行。

(圖為2014年迫降在我們家鄰居旁的熱氣球。機率很高對吧!)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