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自然筆記(一)不只是筆記,而是思考

昨天帶荒野的夥伴在加路蘭進行自然筆記課程。老實說剛開始有點擔心,因為關於自然的知識,我肯定比不上他們的。那麼,我可以帶給大家些什麼呢?

我想到了兩件事,第一個是「重新思考」──
為什麼我們要筆記?特別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關於加路蘭的自然生態,上網google就能查到為數不少的資料。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走到加路蘭海邊,在那麼冷的天,去看那些在網路上就可能找得到的資料呢?

我翻出10月18日那天去走訪加路蘭的手記。看著手記,我重新思考「為什麼要筆記」這件事。



10月18日那天,沒像11月的現在那麼冷,但風很大。在海邊吹了一個多小時的海風,臉和頭髮都變得鹹鹹黏黏的。我們才吹一個多小時,而海邊那些植物們可是吹了連月連年;而石頭們呢?那些躲在角落的小生物們呢?

施炳霖大哥帶著我們看海邊的植物。在地上爬的馬鞍藤多半在第一排,接著有鵝鑾鼻蔓榕跟草海桐,這兩種植物的葉子對我來說長得有些像,我在筆記本上這樣註記著。然後有黃槿,有刺刺的林投;在更後端有欖仁跟血桐。它們由矮到高,由匍匐到站立的姿態,它們所在的位子與它們的樣子,都代表了它們與海邊的關係。

施大哥說長在海邊的植物多半都適應海邊的環境了,烈日與帶著鹽的風。海邊植物適應了屬於海邊的辛苦;海邊植物無法選擇,它們只能去適應;或者說,能適應的便成了海邊的植物。

那麼無法適應的呢?

那麼人呢?人似乎比植物自由多了。但當人類無法選擇的時候,卻也因此顯得比植物更不自由。



所以,說是自然筆記,但更接近思考筆記。不過這樣說也不太對,因為對我來說,筆記就等同於思考的歷程;既然是筆記,也就承載了自己的思考。

而這就是我想帶給荒野夥伴的──當我們筆記,不只是記錄,而是思考。



第一張是1018記的。



第二張是1124回溯補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