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這本真的是超出我的守備範圍。一來我沒讀過福爾摩斯(驚!)(我小時候讀的是亞森羅蘋,一旦讀了亞森羅蘋就對福爾摩斯有了偏見)。二來我沒讀過武俠小說(又是一驚!)(不知為何我就是讀不了)。所以這本改編自福爾摩斯,文體又是半文半白的小說,在閱讀上對我來說真是新的嘗試。老實說剛開始我放了一段時間,但某天翻開盧郁佳的推薦序,引起了我的興趣,想說來讀讀看(盧郁佳的序好厲害)。結果一讀,一篇接一篇。我多半都是早餐時間看書,大概兩天讀完一篇;這本原本我不確定何時會看的小說,不到兩週就看完了(而若照我小時候的閱讀節奏,大概三天就可讀完)。

那麼這本小說到底改編得如何?我沒讀過原著所以無法對照,但它將原著的人物時空背景從十九世紀的英國,平移至晚清時期英國殖民統治的香港,我覺得這個設定非常有趣,難度也很高。想想,當英國人變成中國人,當你與世界的關係產生改變,你看待世界與思考的方式也會改變;所以改編時既要保有原著裡福爾摩斯與華生的「特質」,又要因應他們是生活在香港的中國人,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成長背景,給予新的人物性格設定。​

我還沒讀之前在想,雖說人物背景設定在晚清,人物設定因此有了變化,但把文體處理成半文半白真的有必要嗎?讀完之後發現很有必要,因為故事是以華笙為第一人稱來書寫,而既然說故事的人是晚清時期的中國人,那麼說話口氣或描述場景的方式,也要符合時空才會有真實感。​

而當我全書讀完,讀到附錄「莫里斯寫作的Q&A」時,才知道原來福爾摩斯原著本身就是以華生為第一人稱敘述,而華生使用的是維多利亞晚期的英語,因此當華生變成華笙,必須將維多利亞晚期的英語改成半文半白的中文(也就十九世紀的華生是用維多利亞晚期的英語說話,而晚清時期的華笙是用半文半白的語氣說話),才能達到接近原著風格的仿作。​

所以,既要接近原著風格,又要因應時代背景改變人物設定,這得做足龐大的功課才得以完成。而不論究竟做了多少功課,重點還是要好看。那這本小說到底好不好看?嗯,我想我會繼續看第二集,也想找福爾摩斯原著來看看。​

(寫到最後突然很好奇──莫里斯說自己小時候讀的正版福爾摩斯,使用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語,那我很好奇台灣翻譯的版本是如何處理維多利亞的英語風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