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讀到最後吳曉樂寫她自己,我想到兩件事。
◆
「我這才懂了,聆聽學生的心事,這種行為看似毫無效率,其實也可能是最有效率的教育行為。教育未必在全部的時間裡塞滿學科知識,一定也有其他值得言說的,例如學生自己的事。」
讀到這段時,我想到的是羅哲斯說的「非指導原則」。當然每個人「非指導」的狀態不同,有的人很寬,有的人是僅限於某些空間時間下的非指導。但不論是寬還是窄,就我自己這幾年在教育現場觀察到的,若大人願意試試看「非指導」,可能會發現孩子有你沒見過的那面。
我說「試試看」是因為,每個人因為自身特質與成長背景不同,對於「非指導」的感受能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並不是別人說這樣「好」,你就要照著做。
◆
「母親的童年很短,教育又匱乏,成婚之後,母親不用汲汲營營於掙錢,她一有餘裕,就帶著兩個兒女去書店轉轉。母親會先挑一本書,凝神讀了起來,母親一陷進去,那就完了,至少三十分鐘起跳,我跟弟弟只得在茫茫書海中,揀選一、兩個可以共度半小時的對象。」
「母親無心插柳地面培養了我跟弟弟的閱讀能力,她想讀書、想學字,她把我跟弟弟遷到書店去。……那時,沒有誰在乎閱讀對於我們的人生有多少幫助。母親拜訪書店的次數很頻繁,我跟弟弟捧的書日益增厚。」
讀到吳曉樂寫媽媽因為自己愛讀書,無心插柳使得孩子也愛讀書的這段後,我也想起自己的媽媽。
我媽從小就帶著我跟弟弟去圖書館。但這不是為了特別要「培養」我們閱讀,而是她自己喜歡看書。我記得小學時候週末的固定行程是,去圖書館。媽媽去她的大人圖書館,我跟弟弟去兒童圖書館。我媽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個下午,我跟我弟自然也就在圖書館待一個下午,所以圖書館對我媽來說,是她可以放小孩,然後她自己可以放風,好好讀書的地方。
因為我媽愛看書,所以我一直以為她是從小就看很多「課外書」。一直到去年某次我回家時,我看到她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那是夏目漱石的《之後》。我說夏目漱石耶,我好像還沒讀過夏目漱石的書。媽說她剛借回來,才剛開始看,「我本來以為會有點深奧,看不懂。結果不會,還滿好看的。」
我突然好奇媽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書的?結果我媽說,家裡小時候也沒有什麼書啊,家裡沒錢買書,後來讀高中時要準備大學聯考書都讀不完了,怎麼可能還看別的書,「上大學後我讀夜間部,白天要打工晚上要讀書,也不可能看什麼課外書。」
「那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看書的?」
媽說跟我爸結婚後,我爸去羅東開工廠做手工沖印,「那時候我們暫住你羅東阿姨家,我才開始看書。」媽媽說起二阿姨家的書超多,「你二阿姨當國中老師,經濟有餘裕可以買很多書。」媽媽讀了一些後發現自己很喜歡,之後就開始看書。「但我不像你都買書。我那時候超窮都沒錢買書,還好有圖書館。後來我就一直去圖書館借,從那個時候養成看書的習慣。」
這樣想想,原來我媽是在當媽媽之後,二十多歲的年紀,才開始看書。這一看就看到老,看到她現在都六十七歲了。媽媽現在的耳朵不好,但還好她的眼睛還好,還可以看書。我可以感覺到看書對她的生活是很重要的陪伴。
「我前陣子看山崎豐子的。山崎豐子你知道嗎?就是那個寫白色巨塔的,她的就是很有劇情。夏目漱石的比較沒有那麼有劇情,可是也滿好看的。」媽媽又說一次。
有點扯遠了。我想說的是,我媽當然也是有過「有目的」的想要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但現在回頭看,她對我最大的影響反而是她對我們沒有目的的行為,她自己愛看書,她去圖書館但不能放著小孩不管,所以帶我們去。她很少買自己的書,但如果是我跟我弟想讀的書,她也會買。她雖然很少買自己的書,但不曉得為什麼家裡還是有一些大人的書,所以從小我把小孩書看完後,就開始讀我媽的書,真的是什麼都讀,有什麼讀什麼。大部分是小說,瓊瑤當然有,還有華嚴(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個作者,因為這可能是我現在不會主動讀的書),還有《飄》(飄超厚,我國中才讀)。
這樣說起來好像是因為我媽愛看書,所以我也愛看書?但這中間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嗎?我不會知道。會不會只是剛好我也是個愛看書的小孩?然後我媽也愛看書,所以我因此提早開始看書?看書這件事一定要從小培養嗎?好像很難說,因為我媽說她從小根本沒有機會看課外書,所以無法把她愛看書這件事歸因於從小培養。
雖然無法歸因於從小培養,但我想「環境」很重要。有環境就有「機會」接觸,像我媽住二阿姨家,因此接觸到書;像我因為是我媽的小孩,因此從小就接觸到書。不過,我說的是「機會」,不是「一定」。因為也有可能換成另一個小孩,每個禮拜去圖書館,但還是不愛看書?
又扯遠了。
其實我早上有工作進度,但讀到吳曉樂寫到媽媽的部分,害我忍不住也想寫。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非指導原則。媽媽讀書。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