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不發展」反而會吸引真心喜歡這裡,以及適合生活在這裡的人,來到這裡。

最近鹿野分別有兩個政府的案子正在進行,用意大致上是對鄉村的需求與資源做盤點,看看鄉村可以發展什麼,讓年輕人能回來工作、生活。

老實說,我對政府的案子多半沒有什麼信心,其中一個原因是預算多半先決定了,才來評估在地有沒有需求,才來討論該怎麼用這筆錢來做事。由於預算的編列與執行都有時間性,因此計畫的結果經常淪為報告與核銷,然後錢就那樣灑出去了。

不過,假如在地真的有需求,計畫執行者也確實認真的討論以及做事,倒也不見得是件不好的事。

但即使如此,我仍舊對這一類的計畫抱著相反的看法。所謂的相反,不是反對;相反,就只是反方向而已。

就像選擇在鄉下生活,並不是反對都市生活,並不是反對都市所有的一切。覺得環保重要,不代表否定開發;如果有所反對,反對的是不合理。(不過,合不合理又因人而異,這似乎又會講很遠……)

我想說的是──關於「鄉村可以發展什麼,讓年輕人能回來工作、生活」的這個想法──我的想法是剛好相反。

我們搬來鹿野兩年了。我們身邊的朋友,有的搬來三年、五年,有的已經十年。而這一兩年,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年約三十多、四十多的中壯年,離開都市,來到鹿野生活。

這些人來到這裡,幾乎都不是因為政府在這裡有了什麼什麼計畫,創造了什麼什麼機會;這些人來這裡的原因多半是,這裡還沒有太多的計畫。

想過簡單生活的人來到這裡,用他自己可以生活的方式生活。有些人務農、有些人做加工、有些人做手工、有人上山工作……每個人用他自己會的、做起來開心的、可以溫飽的方式,過生活。

這裡還算乾淨、這裡還算平靜、這裡還算自然、這裡還不太貴;所以我們來到這裡。

但這幾年其實慢慢地有了一些變化。舉一個自家租金的例子。

兩年前我們搬來,還有自己整修房子抵房租的機會,之後每個月再以多少多少錢來算租金。但「現在」我所知道的,鹿野地區的租金,已經是兩年前的兩倍。

租金是兩倍,地價就不曉得多少倍……

這當然有許多原因,有民間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民間的原因很複雜,暫不討論;而政府的原因是因為,鹿野在政府眼中漸漸變成一個值得發展的地方,所以它能申請到的錢越來越多,跟其他鄉鎮比起來,也相對容易。

發展不好嗎?這可能要看發展的定義,以及發展的方向;而好與不好,當然也是看在地人真實的生活需求,以及他們的價值觀。

而我想說的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不發展」反而會吸引真心喜歡這裡,以及適合生活在這裡的人,來到這裡。

政府的思維經常是,因為看到「離農」的現象,於是想辦法想要創造吸引年輕人回來的需求。但我看見的是,有選擇離開農村的年輕人,卻也有選擇來到農村的年輕人;離農與歸農,是生活的選擇,而不是年紀的選擇。

維持一個地方原來好好的樣子,自然會吸引喜歡這個地方的人,想要在這裡生活下去,也有辦法在這裡生活下去的人。並不是要把農村變得像都市一樣,年輕人才會回來;當農村一再地被發展,真心想要歸農的年輕人,反而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當然還是有人會來,但可能不是歸農的人。


寫這篇本來只是因為發現瞇拓繪已經超過五百件了……沒想到拓畫T竟然變成我在鹿野生活的經濟主力,這是我在搬來鹿野之前沒想過的。

一方面覺得幸運,一方面想起鹿野這邊的朋友,各自都有自己謀生的方式,加上前幾天跟朋友聊到政府的計畫,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就寫了這篇。

本來是開心的寫,寫著最後卻忍不住想:再過幾年,我們還能在這裡生活下去嗎?老實說真的不確定。當然是希望啦,只是覺得,在台灣想要簡單生活,為什麼那麼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