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想像世界


研究顯示,孩童的想像玩伴與他們學到關於他人的事有所連結。孩童那麼愛假裝是因為他們學到那麼多的緣故。而成人小說似乎正是這種早期佯裝的延續。這或許有助於解釋一道明顯的難題:為什麼對成人而言,小說的明顯謊言似乎有種不可思議的能力,可以傳遞關於人性的深刻真理呢?為什麼戲劇和小說,詩作、故事與神話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為什麼很多成人會認為,想要瞭解人性與社交生活,閱讀珍.奧斯汀(Jane Austen)作品的收穫會遠多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呢?

當我們看見孩子完全沈浸在他們的假想世界中,我們會說:「喔,他只是在玩啦!」這句話實在發人深省。在成人生活中,我們會把有用的活動(諸如準備晚餐、築橋等)和只是「好玩」或「娛樂」——換句話說,只是在玩——的活動(比方閱讀小說、看電影)區分開來。因為幼童受到保護,免於承擔日常生活的壓力,因為他們——恕我直言——毫無用處,所以他們的所有作為看起來都像是在玩耍。他們不會外出築橋和犁田,他們也不會準備晚餐或者拿薪水回家。然而他們對於裝扮遊戲的深深著迷與無可遏止——那展現了虛構的違實——反映出最複雜巧妙、最重要,也最為獨特的人類能力。

——摘自Alison Gopnik,《寶寶也是哲學家——幼兒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