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確診心得

好了,再兩天就居隔期滿出關,現在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都恢復正常,可以來寫心得了。以下可能可以減輕確診焦慮,但可能政治不正確而且很長,請參考服用。​

老實說,這次北上,就做好可能會確診的心理準備(咦)。啊不是說我想要確診啦,而是做好萬一篩陽也不要太緊張的心理準備。結果,就在我準備要回鹿野的前兩天,半夜覺得喉嚨癢癢,心想不會吧但說不定真的是……想到隔天還要跟受訪者碰面,還是篩一下比較保險。畢竟自己萬一確診就是好好休息就好,但隔天的受訪者是長輩,如果被影響了風險比較大。​

於是拿出朋友給我的快篩(真心感謝朋友的先見之明),照著影片的步驟自己篩自己。靠盃,怎麼右邊那條T線隱隱約約有出現?看不太清楚,但好像有。之前沒篩過,不曉得這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後來傳了照片給醫生朋友,醫生朋友說,T線有出現就算再淡,也是陽性。​

喔喔,好吧,所以要在台北居隔了?還好台北朋友家可以讓我居隔。​

那接下來咧。接下來是先睡覺,因為那時已經半夜兩點。我先把隔天早上預備要做的事條列記下來:比如取消受訪者的碰面、聯絡前幾天有碰面的受訪者或朋友,請他們留意自己的身體、被影響的活動要另作安排、再來是上網查篩陽後接下來的步驟、記得退車票等等。然後我就去睡覺了,這時的症狀是喉嚨有點癢。​

隔天早上起床後,照列表一一聯絡。也上網查了資訊,預約掛號鄰近走得到的醫院去PCR(PS.這行寫得很簡單,好像馬上就知道要怎麼做,其實當時資訊繁複,剛從10+7變成7+7,所以花了點時間才搞清楚要怎麼做)。很幸運,預約到隔天早上的PCR。​

PCR的過程等會再寫,因為這部分會寫比較多。先寫篩陽後的症狀。​

我算是輕症,但到底怎樣是「輕症」?當然輕症也是有一個 range,每個人狀況可能或多或少有差異,所以僅供參考。​

● 5/11凌晨1點多:快篩兩條線​
喉嚨癢,有輕微鼻涕​

● 5/11 起床後​
▸早上:喉嚨更癢一點,輕微咳嗽。​
▸下午:輕微發燒。​
▸晚上:退燒。但開始頭痛,脹痛到有點睡不著,四肢有點無力。半夜熱敷後有改善、放鬆後睡著。​

● 5/12​
▸早上:剛起床時還是點頭痛,但比前一天晚上好。吃過早餐後,走路去醫院做PCR篩檢,大概是走路有流汗吧?走了半個小時到醫院時,頭幾乎不痛了!(當下還以為自己已經好了哈哈)​

▸下午:頭痛解除,剩下輕微咳嗽​

●5/13-16 ​
5/13喉嚨有點痛,主要是吞嚥時會痛。5/14症狀變明顯,因為擔心會延後我回鹿野的時間,於是請朋友去藥局幫我詢問藥師開藥,服用兩天後,5/16緩解。​

小結:最不舒服的症狀與時段:頭痛。發生於5/11晚上到半夜。隔天頭痛解除後,覺得就好了大半。喉嚨痛雖然延續比較多天,但還好,就像一般感冒程度。​

好,接下來講我去PCR的過程與「當下感受」(PS.這也是因地區而異,應該不是每個篩檢現場都這樣)​

1. 我是去聯合醫院的和平院區。去到現場,老實說剛開始不太知道要在哪邊排隊。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分成兩條隊伍 (1)覺得自己症狀明顯,想拿藥的 (2)覺得自己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不需拿藥的。但這個自由心證,沒有醫護人員協助判斷(我本來以為會有醫護協助判斷)​

2. 我因為自覺症狀不明顯,前一天雖然頭痛,但當天早上走路去醫院時曬了點太陽,加上走了半小時算是運動,流了汗,頭都不痛了,症狀好一半。所以我就排不需領藥的那邊。​

3. 排的時候有點猶疑。雖然牌子上寫「此隊伍不領藥」,但還是想說醫護可能會做基本的問診或是提醒之類的?但沒有,這條條隊伍真的單純只做PCR,沒有任何詢問或建議(後來我可以理解,因為必須消化龐大PCR人次,必須要快)。但老實說,排的時候我突然有點不太知道自己幹嘛去PCR,好像只是再次檢測確認而已,不會得到什麼醫療協助,那這樣我幹嘛去PCR?當下好想走掉。但後來沒有,因為我想了解整個流程究竟是怎樣,抱著實驗的心態。(還有,快篩陽才可以做PCR,但現場根本沒看連快篩劑。我本來還想問醫護我那個很淡的線這樣算是陽性嗎?但我看醫護都非常忙,還好我沒那麼白目。)​

4. 所以我當下冒出的念頭是:如果是快篩陽性,假如自己症狀不明顯,不需領藥,就自己居隔就好了,等到症狀解除後自己再篩一次,如果是陰性就沒太大問題(個人看法哈哈)。如果症狀明顯,或是覺得自己想要拿藥的人,再去做PCR就好(其實重點是拿藥,覺得需要吃藥再去)。不然台北現在醫療體系很緊繃了,如果只是單純去PCR,我朋友說可能等到症狀都解除了,才會收到防疫包(PS.後來我確診收到居隔簡訊後,才知道現在防疫包是自己去領取,應該是因為人力不足吧。而且是要去所屬轄區,比如我戶籍是在高雄,那就是去高雄的所屬轄區領取)(所以我就算通報也領不到?)(是說我也不是真的很需要啦)​

5. 後來也才知道,確診者居隔天數是從PCR當天算第0天,然後居隔七天。我運氣好,快篩陽隔天就排到PCR,假如運氣不好排不到,等排到PCR時可能已經是篩陽後第3-4天,以輕症者來說都快康復了,這時才被框進系統裡居隔,要隔滿七天才能出來……​

總之,做完PCR的當下,我是覺得對輕症者來說,這個措施有點無用。不過,後來跟醫生朋友訊息討論過後(我說了我當下的心情),又有新的想法──​

醫生朋友說:未來這個疾病在法定傳染病的等級應該會下降,只有中重症需要通報,這種混亂的狀況會改善。但就是要有足夠的數據支持,這是一個輕症比例很高的疾病,如果中重症比例越來越高,就沒辦法降級。​

聽完醫生朋友的說法,瞬間又覺得快篩陽後去PCR確認,好讓政府有足夠數據證明輕症者比例,好像也是有意義。​

「是的,麻煩你跑一趟了,當個分母。」醫生朋友說。​

嗯,以提供政府數據的角度來說,去做PCR成為分母好像有其意義,我也願意。但我後來又想,對某些輕症者來說,不曉得有沒有更方便能夠成為數據,又不會影響生活太多的方式。​

比如,有沒有可能「快篩陽=確診」?但「如何確認」而不會被謊報?是一門學問,這個我目前想不到(要是我想到就是唐鳳了?)但如果可以不用逐一做PCR,就可以將龐大的醫療量能釋出,去針對有醫療需求的確診者做做更多的協助?(抱歉這也是直覺就先這樣說)​

至於影響生活的層面,比如身體狀況好的,有沒有可能第三或第四天篩陰,就能有條件出門?(我在臉書上看到有確診的朋友表示自己的小孩篩陽後,第二、第三天就好了,卻要被關十天,那時還是10+7。小孩被關在屋子裡不能出去曬太陽運動流汗,其實反而不助於身體健康)​

不過,以上我說的都是輕症者的狀況。我也知道打字容易防疫難,所以也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重點是希望讓容易焦慮的人不要太焦慮(?)像是我寫mail跟我媽說我確診時,我說不用太擔心,我媽說怎麼可能不擔心?後來我具體描述自己的症狀後,她才沒那麼擔心。​

我還是肯定政府在大方向上的防疫。看到從5/17起密切接觸者從3+4變成0+7,我個人是抱持正面態度。有人說政策一日三變,但現階段可能就是這樣沒錯,預估接下來的變動仍會持續,因為疫情一直在變化,規定必須保有彈性。我覺得防疫的大方向是政府能確保醫療量能,將人力與資源花在有明確需求的人身上。​

最後,感謝我在台北居隔期間,協助我平安度過的朋友。喔耶我後天終於可以回家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