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駿逸辦了個三十元文學獎,找大家當評審。X!這三篇故事都太好啦!我都好喜歡。不騙你我第一次讀完,三篇都想投。可是畢竟是文學獎,遊戲規則是只能投一票,所以最後我還是把票給了「」。
但是我想講一下為什麼我覺得這三篇幾乎同樣好──因為,這三個故事中的「又好又壞」,剛好都不一樣,而且層次都好高!(以下是小孩的故事,如果有別字,那是因為文本本來就那樣。)
先來看C。
(C)
有一隻妖怪他又好又壞,為甚麼會說他又好又壞呢?讓我們看下去。 有一天在玩水突然看到一個小孩溺水了,他就罵上衝過去把小孩救起,來但是妖怪太餓了,所以就把小男孩吃了。
→C怪物的又好又壞,感覺是一種本能上的又好又壞。看到小孩溺水,怪物有了惻隱之心,「忍不住」去救他;但是肚子又好餓,又「忍不住」吃了他。所以某種程度C怪物的又好又壞,根本就像個人(生物)的本能。C怪物讓人忍不住去思考,這出自於本能的「好」「壞」,是真的「好」「壞」嗎?C怪物自己有覺得救人是好吃人是壞嗎?
再來看B。
(B)
在森林中有一隻又好又壞的怪物,有一天他在森林中遇到一個4歲小男孩,他看起來迷路了,他走了過去,用他粗呀的聲音說:你好,小男孩回頭看象鬼一樣跑了,怪物很難過,便自暴自棄把全世界的人都殺死。
→B怪物的又好又壞,跟C又不太一樣。在作者的設定裡,B怪物的好是「愛」,壞是「恨」。但「愛」真的就是好的,「恨」真的就是壞的嗎?
最後來看A。
(A)
有一個妖怪叫(孔虎),他的長相像孔雀,卻是一隻肉食動物,孔虎很狡猾,他看起來很美,大家不會離他很遠,孔虎趁這個機會把獵物給吃了,科學家想要去觀察他的行徑,沒多久科學家被孔虎咬傷了,科學家很憤怒也很高興,孔虎太美了,科學家讚嘆不已,血一直流,科學家死了,孔虎卻被殘暴的人類抓起來打了。
→A怪物故事中的又好又壞,我覺得很複雜,相較於前兩則,又更複雜一點。A怪物的又好又壞,有點像本能,跟C怪物一樣,但那個又好又壞不是他對其他人做了什麼又好又壞的行為,而是A怪物本身有著對其他人來說,又好又壞的特質,這導致對他人產生了又好又壞的結果。
我自己覺得A怪物的又好又壞,既現實又殘忍。科學家明明知道孔虎可能會把他吃掉,但是又忍不住去接近孔虎。科學家對孔虎又愛又怕(恨)?所以其實科學家也是怪物?(我突然想到富江)
而最後把孔虎抓起來打的殘暴人類,也是怪物?
以上我寫的那一堆字,都是我個人的想法。那三篇故事的作者在創作故事時,到底有沒有想那麼多,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說的是,這就是故事厲害的地方,就算作者當初沒想那麼多,但他們的故事讓我想了很多。
A形容了怪物是怎樣的怪物,而B和C直接說了怪物是怪物,但沒說是怎樣的怪物,所以好像也可以是人,一個又好又壞的人。A怪物感覺似乎是三者裡面最切題的,不過往另一個方向來想,也沒人說人不可以是怪物,多的是已經變成怪物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B和C的怪物也非常耐人尋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