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Balance 1080的跑鞋真的讚,但更讚的是我知道要怎麼穿它了!
第一次穿它跑,呼呼下坡好輕鬆,因為緩震,下坡不吃力,第一公里的配速竟然來到5.55 ,但上坡時就吃到苦頭了,它比我原本穿的迪卡儂重,一上坡儘管是微上,但重量感就出來了。連續兩公里的微上我覺得腳步重到好想把鞋子脫掉,是為了「實驗」才努力把五公里跑完。跑完的配速還不錯,五公里的平均配速是6.25,但跑得不輕鬆,是硬著把它跑完。
第二次依舊感覺到鞋子的重量感,那次只跑了三公里就不想跑了。一邊跑一邊想怎麼辦,它的彈性、緩震和包覆性都很讚,但對我來說好像太重了,我秤了原本穿的迪卡儂,一雙重量350克,NB 1080則是450克,雖然一隻腳只差了50克,但上坡時穿在腳上那50克就是明明白白的重量。有點擔心自己無法適應這雙鞋的重量,萬一不能適應就可惜了這雙鞋。
還好來到第三次時,我突然知道要怎麼穿著它施力了,這很難形容,我也不知道為何突然可以了,當我的步伐維持一定的步頻與節奏後,我感覺自己跑起來了,連上坡也是。這時鞋子的重量感消失了,我又回復到之前知道該怎麼省力、有意識的移動步伐。這很有趣,當我步伐鬆鬆的往下踩時,身體以為是輕鬆的,但其實腳步變重,會吃掉更多身體的能量,速度就跟著變慢。但當我有意識的將腿抬起往前快步平移,感覺腿部肌肉往內縮,感覺變緊,此時腳步變輕,速度也會跟著變快。很奇妙,通常我們以為快會耗能,但此時快反而是輕鬆,所以耗能與否不一定與速度有關,而是跟我「怎麼跑」有關。
前兩次跑得較慢且累,第三次反而快又輕鬆。這當中的差異是跑步的方式,但為何第三次起了變化?前兩次,我不是不知道要怎麼做,而是知道但做不到,第三次做到的原因可能是,我的腳適應這雙鞋子了。
適應,果然適應需要時間,適應需要磨合,適應需要貼合著去感受不適,然後變化。當然不適不一定會帶來變化,而是想要改變。
我的腿似乎早於我的心,她想適應這雙鞋;但或許是我的心對她下達了指令,我想跑起來,想跑起來。而我的心與我的腿,似乎都早於我的腦,當我的腦還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有點頹喪,我的心已經跟我說繼續穿著它跑下去吧。
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還說不上喜歡跑步,但想要跑。
第四次穿它跑,五公里的配速來到6:11,感覺人鞋合一,什麼鞋子的重量感都消失了,好開心,真的很開心 🙂
(照片是信廷的NB 1080,因為湖邊光影很美,襪子上的光很美。此款男女版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