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關於小丑魚性別的冷知識




晚餐時一群朋友吃飯,好像是因為講到大肚魚是直接生小魚出來,就有人問為什麼是直接生小魚?另一人回答說因為卵在肚子裡孵化成魚呀,然後我說大肚魚是卵胎生啊。「可是為什麼大肚魚是卵胎生?」「嗯,這就被問倒了,這好像是在問為什麼長頸鹿脖子那麼長?」
 
然後不曉得為什麼Y講到小丑魚,「那個尼莫啊,那個兒子找爸爸的劇情其實不合理,因為小丑魚是雌雄同體……」「不是兒子找爸爸吧!是爸爸找兒子……」大家七嘴八舌把海底總動員的劇情理清後,我說了小丑魚爸爸找兒子的不合理之處,因為小丑魚其實是雌雄同體,當小丑魚的媽媽死掉之後,牠的爸爸會變性成牠的媽媽……也因此不會有爸爸去找兒子這樣的劇情發生……我講著這個關於小丑魚性別的冷知識,但其實我不確定自己講得對不對,因為那是從《以動物為鏡》看來的,我很怕我會記錯。
 
一回到家,我把書找出來翻,嗯,還好沒記錯。而且當小丑魚的爸爸變成媽媽後,牠的兒子會迅速性成熟,然後跟原本是牠爸爸但後來變成牠媽媽的媽媽交配,生下小丑魚……嗯嗯嗯,啊這樣不就是亂倫?所以我好像可以理解《海底總動員》為什麼要改編,雖然生物沒有亂不亂倫這回事,但要把關於小丑魚的性別知識編進故事裡,可能反而會打亂原本想說的故事吧……XD



 

 
《海洋的極端生物》一書便吐槽過《海底總動員》的謬誤,表示如果按小丑魚的真實生態習性來說,父親馬林並不會因為喪偶就過度保護尼莫,而是會變身為尼莫的新母親,同時,又因為牠們共同生活的海葵裡除了馬林就只剩下尼莫,所以尼莫會迅速發展出成熟的睪丸,變成父親的角色,與變成母親的馬林共同養育一批亂倫下的小尼莫。畢竟小丑魚是階段性雌雄同體的動物,剛出生時都是雄性,只有最大最具優勢的會變成雌性,其他雄魚則是在雌魚消失時依序遞補……
 
所以如果動畫應具備「傳遞正確的生態知識」這項功能時,第一集的劇本從一開始就不成立了。……但也不要忘了,閱讀小說或電影時,某些有違常理的情節,需要我們「心甘情願地暫時擱置懷疑」。事實上,《海洋的極端生物》一書的作者在點出了小丑魚的生態習性後,還是加上了「迪士尼製片人當初對劇本的決定,可能是正確的」這樣的結論,承認了一定程度的虛構是必要的。
 
──黃宗慧,〈是想像,還是真實?論動物影像再現〉節錄,收錄於《以動物為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