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很像,但不是

那朵花像
這朵花
但不是這朵花

今天的天像
昨天的天
但不是昨天的天

他很像你
但不是你

他很像愛你
但不是愛你

你很像活著
但並不真的活著

你像是明白了
但不真的明白

很像
但不是

「錢堡很像姆姆,但不是姆姆。
卡卡很像在睡覺,但不是在睡覺。」

小孩與動物所分辨的
我們並不真能分辨

──給兩歲的小獅子



PS.「錢堡很像姆姆,但不是姆姆。」「卡卡很像在睡覺,但不是在睡覺。」出自朋友的兩歲小兒所說的話。句中的名字,都是貓咪的名字。

看朋友記錄兩歲女兒說的話,「……很像,但不是……」,驚為天才。但想想,是驚為為「人」。這個兩歲小小的人,讓我看到了「人」。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懂得分辨?但其實,分辨不是人的特權,狗狗也會分辨:「這個味道很像那個味道,但不是那個味道。」會不會到頭來最不會分辨而自以為會分辨的,是大人。會不會小孩比我們以為還更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分辨?只是那個時候,他們還不會說。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我又混了一個上午
混了臉書
混了新聞
混了報導跟影評
越混越不安
應該要開始了
卻已經十點半
要是把這些時間都拿來混麵團就好了
混麵糊也可以
可惜我只會混蛋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讀《紅線》後

 

性別議題非常難。難在它明明存在於生活中,卻消失於生活中,因為大家太習以為常,理所當然。從自慰開始,幾乎沒有男人不敢談自慰,但女人就少之又少。以前女孩連月經都不敢談,現在好一些,不再用「那個」來稱呼,衛生棉也不用再躲躲藏藏,但還是有許多曖昧不清存在於性別關係中,像是,有些提倡女性主義的人說女人不能被物化,但什麼是「物化」?穿著暴露就是被物化嗎?當妓女就是被物化嗎?穿得保守以符合社會對好女人的期待難道就不是物化?讓女人沒有生存能力只能被迫嫁人的難道不是一種物化?

最近在讀《紅線》。紅線中討論的性別面向,讓我最近不管看什麼都會注意到當中的性別意識,或是女人身處的狀態。以前看不一定有所連結,但現在看便處處是性別。昨天看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裡面的〈自由夢〉,有人能為自己贖身是自由,或是自己為自己贖身,但我昨天看在眼裡,我反倒覺得能自食其力甚至有籌碼跟嬤嬤談判的藝妓更為自由。不自由是被社會綁住,渴望一個約定俗成的歸宿。當藝妓看來像是賣身,但因為懷孕而必須出嫁更像是把自己賣給男人。

所以《紅線》在談的其實是自由。怕他人說自己髒,怕他人說自己蕩,但有問題其實是那些說人髒說人蕩的人?女孩怕自己被說髒,但為什麼不是那個未經同意就進入女孩身體的人髒?為什麼是被進入的髒?

什麼又是「同意」?「你有沒有說不?」在《她和她的她》裡,少女說,老師壓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沒有說不,我為什麼沒有說不?我為什麼沒有說不?她反覆地說著為什麼我沒有說不,快要發瘋。她們能說不嗎?她們懂說不嗎?她們敢說不嗎?

《紅線》提及另一種更曖昧不清的權勢在成人男女之間。「你討厭我嗎?」男人問。女人不討厭,但也不想跟男人發生性關係。而男人以一種自以為開放自以為瞭解女性主義的姿態,對女人說,你應該要解放你自己。因為是敬仰的男性前輩,因為不確定,因為怕打壞當下原本感覺美好的交流,因為怕被討厭,女人沒有拒絕。但她有同意嗎?她模模糊糊,不清不楚。你可以說她傻,但男人也確實利用了他的位置與權勢。

而墮胎,又是這社會另一條紅線。明明是女人受傷,女人不得不墮胎,卻被說成是女人不檢點。就問女人是自己懷孕的嗎?不論是遭姦受孕,或是與男性戀人之間的不預期受孕,必須拿掉小孩所需要遭受的身心之苦,男人卻可以置身事外。更令人感到灰心的是,滿口女性主義的女人,這時也加入施壓:「你確定你要把墮胎的事寫出來?寫出來對你不好喔。」

在《燃燒女子的畫像》裡,女僕懷了孕要自己解決,沒有哭鬧,沒有悲傷,只有必須處理。18世紀的城堡裡,整部片沒有男人,而她們的生活卻被男人左右。「你不用結婚嗎?」「不用。我可以繼承我爸的工作。」女畫家因為可以自食其力,不用為了生活而結婚,而有錢人家小姐必須結婚,必須代替死掉的姐姐成婚。但片中的三個女人,她們明明穿著強調女性特徵的衣著,她們明明因為是女人,命運因此被左右,神情卻都有一種獨立感。

被性侵、從事性工作、不能說出口的紅線。代表著懷孕的紅線。代表婚姻的紅線。可以質疑婚姻嗎?結婚是為了什麼?昨天有一則新聞:「根據現行民法規定,夫妻若發生像是外遇,犯錯或責任較重的一方,不能訴請離婚。有法官認為這項規定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

濱口龍介的《歡樂時光》裡的一個女角,因長期被丈夫忽視而外遇,她希望離婚,但外遇的一方不能訴請離婚,而丈夫又口口聲聲說愛她。她想證明被當成透明人、被忽視也是一種冷暴力,但無法舉證。我忍不住想,法律中的婚姻是法律關係,法律可以定義責任義務,但可以約束忠誠嗎?法律無法約束啊,不論是刑法還是民法,都無法約束忠誠。

不論外遇的是男是女,法律對婚姻的規範,真的能保障愛情嗎?法律無法保障愛情,只能規範義務,已經不愛了卻要被義務綁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嗎?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現在就很麻煩啊

(照片取自再拒臉書。攝影:唐健哲)


有點累,但還是想簡單寫。今天去杉原灣建物看了〈理想生活〉,杉原灣建物,對,就是那棟美麗灣飯店。演出前小克問我為什麼這間飯店開不成呢?我說,因為是違法建物啊。「為什麼違法?」小克又問,我又開始講,他們想要規避環評啊,環評就是環境評估,如果超過一公頃的開發就需要環評喔,因為你看這麼大的建物,開發一定會影響生態嘛!你跟皮蛋不是很喜歡動物嗎?生態被破壞生物的棲地也就會被破壞,所以大面積的開發要做評估。但當時就是有人自作聰明想辦切割開發面積,弄成可以不用做環評,結果建照發下來,廠商開始蓋,環團抗議,後來法院判決美麗灣違法,不准營業。後來美麗灣跟台東縣政府打官司,結果台東縣政府輸,花了好幾億買回。

其實我忘了當初是買幾億,所以我說好像一億多。小克說,蝦,一億多很多ㄟ。我剛剛查,才發現原來是6.29億。6.29億啊。

現在就很麻煩啊,飯店已經蓋好了,但是因為違法不能用。小克說,那飯店老闆好像很笨,為什麼要做這種事?對他又沒有好處。我說如果他闖關成功就有好處啦,你看我們剛剛進去,不就直接走到陽台看海嗎?大家都想在陽台看海啊。飯店把海圍起來,要人花錢進來看海,就可以賺很多錢啊。可是以前大家去海邊不用花錢,為什麼有人可以用飯店把海邊圍起來要人花錢?

好,好像寫太多跟小克的討論了。總之,再拒劇團在杉原灣建物做了齣戲,叫〈理想生活〉,小克跟皮蛋說也想看。小克想看的原因是想進來這間建物,皮蛋是因為我約他們他想就來。本來有點擔心他們能不能順順的看完,畢竟全場有一個多小時,但最後他們順順的看完了,雖然不像之前帶他們去看聲音作品那麼有感覺,但也從頭跟到尾,試著去了解眼前的表演,房間裡的陳設、耳機裡聽到的故事。

這是一個現場演出搭配聲音文本的作品。現場的部分透過劇本與動線安排,很自然的帶領觀眾走訪房間。觀眾像旅行團一樣被領著,有種荒謬感。可以參觀的房間有三個,做了特別陳設,每間陳設與現場播放的聲音,各自代表想討論的議題,像是,「台東市的房子也沒有比較便宜」,這是真的。

聲音文本的部分有劇組做美麗灣田調時的訪談,以及美麗灣建物的獨白。對,後段有美麗灣建物在說話,但我聽得不是很清楚,因為數位落差。聲音文本要用手機上網來聽,我去到現場才發現自己用的手機沒有耳機孔,因為手機是朋友給的,我平常少用也沒用過手機看劇或聽音樂,根本就不知道這支手機沒有耳機孔,只好現場跟劇組借播放器。而老斌用的手機則是,不曉得是因為手機太老還是電池太老,聲音文本大概走一半,就停了。於是老斌跟我一起用播放器聽,一人一隻耳機,聽是聽得到,但會被其他聲音干擾。後段我一隻手指摀住耳朵,一隻耳朵聽耳機,我聽到了美麗灣的牆在講話,在說它原本也是某個地方的砂石,現在在這裡變成牆,看著海。這時的我也在看海,聽著海浪的聲音。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混合在一起。

寫幾個小孩的反應:

開場沒多久後,有顆乒乓球掉出來,皮蛋看到,小小聲地說要不要幫他撿。逛房間時,看到黃色小鴨要399還是899,說好貴,「這個我們以前買39元就有了。」

長廊上的昆蟲和動物屍體,大概是我們看最久討論最多的。「這可能是死在美麗灣裡的,然後被他們排在這裡?」小克這樣說。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這世界不只有一種樣子。漫畫也是

太喜歡一部作品,有時會不知該如何下手推薦。像是那篇幫《漫漶》寫的文,因為幾乎全部都喜歡,只好選幾篇每篇講一兩句,現在覺得好像有講跟沒講一樣。但講太多又怕剝奪大家讀漫畫的樂趣。後來想,漫畫這種東西,還是讓漫畫自己來說話好了。

讓漫畫自己說話,但又不能爆雷,所以我只選了五頁,分別是五部作品其中的一頁。選的這幾頁,希望能讓大家看到畫風不同之外,也可以感覺到故事的不同調性。

喜歡看漫畫畫漫畫的人,剛開始可能都模仿過別人畫吧?小時候看漫畫,會忍不住畫起少年快報中的漫畫角色,記得最常畫的好像是《亂馬》,也會畫《聖鬥士星矢》裡的角色(那些聖衣好難畫)。先學著畫,接著開始自己創造角色,但筆法很容易就跟模仿對象很像。所以漫畫難的是,要如何畫出自己的風格?說出自己的故事?

這不單與畫漫畫有關,寫詩、小說、或是非虛構寫作都是。讀得越多看得越多,會不會無形中就被影響了?影響是一定的,因為那些都是自己的養分,但如何從養分中長出自己而不是被別人蓋過去,這就是創作最不容易也最迷人之處。

長出自己好像很難,但想想卻也理所當然。因為屬於你的只有你自己,一定有屬於你自己的故事。

《漫漶》裡收錄的漫畫家,除了柘植義春,其他的我之前都沒讀過。其實柘植義春也是因為去年大塊出版我才認識。讀到這些漫畫有一種賺到的感覺,要怎麼講……因為本來沒有,現在有了。

Mangasick非常用心的出了這套日本另類漫畫選輯。但我不只是因為它們另類所以喜歡,而是因為好看。不管是讀文字書還是漫畫書,最愉快的就是讀的時候浸在裡面的感覺。不是因為重要才讀,而是因為喜歡。

我給Mangasick的推薦文說:「這是一套根本不需要推薦文就應該大賣的漫畫。」我現在覺得不該這麼說,因為有些東西沒人推薦就沒機會被看見,就像Mangasick如果沒出《漫漶》,我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啊!

《漫漶》集結了不同畫風不同調性不同敘事風格,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的說故事的方式。不管你是喜歡讀小說、讀詩、看電影、看無厘頭笑話,甚至是哲學,或是你喜歡畫畫,都可能從《漫漶》中找到吸引你的故事或表現法。好,我好像又說太多了。最後,請大家自己來看看《漫漶》。


1. 長角病/栗原



2. 爸爸是鼴鼠/花熊優作


 

 

3. 樂園/近藤洋子



4. 地獄/辰巳嘉裕



5. 怪鳥 (2)/柚木 和



〈怪鳥〉可說是整部漫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夏日午後,傾盆大雨,一個百無聊賴顧鳥店的小女孩的故事。這種故事到底有什麼好說的?等你看過之後就會明白了。

▸《漫漶》上下兩冊,共24位作者24篇故事,畫風完全沒有重複,厲害吧。更多試讀請看這裡:https://reurl.cc/x199aV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明明我的眼睛是閉起來的

眼睛很痠,走出去看天空。天空好亮,我把眼睛閉起來。眼睛閉起來我感受太陽微微的溫度。我看見紅色,紅色的暈,紅色的光,越來越紅,越來越亮。我把手壓在眼睛上,紅色消失,變成深藍跟黑色。

明明我的眼睛是閉起來的。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今天看著月亮

今天看著月亮
突然想到:




其實月亮也是星星嘛!



貨真價實的乞丐裝


 

這才是乞丐裝吧。
貨真價實穿到破再補的乞丐裝。
老斌幫我補的,我覺得超可愛。
這樣屁股就有兩張臉,四隻眼睛。

不過要反過來穿才看得到。



漫漶:日本另類漫畫選輯


 (已經收到了!好開心好開心!)

十月中旬的某幾天,每個晚上都在讀《漫漶》,讀得很慢,捨不得讀完,剩下幾篇沒讀,想留著拿到紙本再讀。這真不是開玩笑,不只另類,幾乎每一篇都是經典。像詩一般的〈行走於夜〉,像小說的〈樂園〉,還有像恐怖故事的、像笑話的、無厘頭的,不同敘事風格不同畫風什麼都有。如果要選一篇最喜歡的,我大概選不出來。

讀〈宇宙外送J Boy〉,讀到最後忍不住哈哈哈,北七。讀〈長角病〉,看著看著,我突然啊了一聲,真的是突然,在啊之前自己都沒想到。然後〈怪鳥〉真是太棒了,去看就知道,我最喜歡的可能是〈怪鳥〉。但是〈樂園〉也很棒啊 ,太真實太現實,人性的矛盾與複雜。

漫畫用畫面說話,這不是廢話嗎?但有些漫畫不只用畫面說話,還用畫面說氣氛,以及空氣中的味道、靜止的聲音。你讀柘植義春的〈海邊的敘事〉就會知道。

「漫漶」兩字,意為木石上的文字,長時間受侵蝕而不可辨認,引申為圮壞不可分辨。如果Mangasick沒有為台灣讀者引介這套漫畫,那這些令人眼睛和心都為之一亮的,就會如「漫漶」一樣了。

謝謝Mangasick邀我試讀,這是一套根本不需要推薦文就應該大賣的漫畫。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他真的是,一個跟獨角獸一起玩的人喔

前天晚上,收到紫鵑在玩詩群組的訊息,但因為很晚了,沒有點開來看。昨天早上,收到另一個朋友訊息,簡單一句:「群盛走了。」

我頓時明白紫鵑傳的訊息是什麼,點開來看,慢慢看。我沒有升起很難過的感覺,難過來得很慢。一直到我去翻從前的照片,點開曾經與群盛的訊息,我才好像聽到他講話的聲音。

群盛在詩壇是個傳奇人物,但我沒見過那面。我認識的群盛,就是一個講話輕輕的,總是在微笑的人。他講話的時候總是,「瞇……我跟你說……」但究竟說了些什麼呢?我們在玩詩的時候也沒有討論過詩,事實上我們玩詩的人很少討論「詩」,都在玩,擺攤啦,吃喝玩樂。

我們說了些什麼呢?有一次,他說起內心狀態,情感狀態,那真的是,很酷,或許沒有什麼酷不酷,只是我沒遇過,我只聽過有這樣的人。噢噢,這樣啊。實在太特別了,但他說的時候,只是很普通的說著。

然後,那天他拿出《星舞絃獨角獸神話憶》,我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詩集嗎?我看看封面,怎麼好像是影印的?封面有「中央大學圖書館」的條碼。我忘了他當時怎麼說,好像是,因為他也沒有書,所以就印了這樣一本?(可能嗎?會不會是我記錯了?)當時我說可以借我看嗎?他說,你就拿去吧。

我不太懂你就拿去是什麼意思?但他說,你就拿去吧。

昨天拿出來翻,傷腦筋,一翻就哭了。

他真的是,一個跟獨角獸一起玩的人喔。

 


妳曾經見過獨角獸嗎?
傳說中只有純潔溫柔的人
才能看見的,獨角獸......

雖然要遇見獨角獸是件這麼
困難的事
可是我小時候就真的
常常和獨角獸一起玩哦



今天妳也馴養了
溫暖而美好的
回憶了嗎

──林群盛,《星舞絃獨角獸神話憶》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這次的「18歲公民權」公投,18歲可不可以投啊?

吃早餐時突然想到,這次的「18歲公民權」公投,18歲可不可以投啊?查了一下,好像說不行,要20歲以上。可是,上屆公投案18歲就可以投了?為什麼這次不行?

為了確認,查了〈公民投票法〉,第二章第 7 條說:

「中華民國國民,除憲法另有規定外,年滿十八歲,未受監護宣告者,有公民投票權。」

公民投票的權利包括以下:

一、法律之複決。
二、立法原則之創制。
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

這樣讀起來,那這次18歲應該可以投啊,因為法律複決也是公投嘛。

可是中選會主委說李進勇說:「去年的公民投票是按照〈公民投票法〉的規定來辦理,〈公民投票法〉規定,有投票權人是滿18歲。但是這一次是修憲案的複決,它的根據是來自於〈憲法〉,〈憲法〉增修條文第1條的規定,能夠行使複決投票的人是選舉人。」因為選舉人的年齡門檻是20歲,所以複決門檻也是20歲。

但我去查「憲法增修條文第1條」,它只有說:「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

這條文有說能行使投票複決的,只有選舉人嗎?我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另外,我又查了這次的「憲法修正案複決公投」內容,發現如果事前不知道這是在投什麼的人,初初拿到這張選票時,可能會被那文字擠在一起的格式以及硬硬的法律條文給定住,搞不清楚這是要投「同意」還是「不同意」吧?來看一下這題的內容: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一條之一條文修正案:
第一條之一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十八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十八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憲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以上那段是故意不分行,很難讀吧!我是覺得擠在一起很不好讀啦。還有,寫到這裡突然想到:搞不好有人會說看不懂選票內容,所以大考才要採計國文分數啊!這樣大家才會認真讀國文,語文能力才會提升。我是不這麼認為啦,是否能判斷選票題目根是否關心時事,以及自己如何思考比較有關,也跟選票的排版設計比較有關。說真的,我不太懂為何選票文字內容要不分行或不空格的擠在一起。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要怎麼把聲音寫下來呢?

 


帶皮蛋跟小克試著用文字表達聲音。自己寫的時候,都覺得難,感覺距離遙遠。像是風吹過葉子的聲音,我用「沙──沙──沙」來表現,但覺得遠,也容易被漢字的「沙」影響,所以我又在下方寫了注音符號。注音是中性的,沒有字的形象。

雖然難,但我們把它當遊戲玩。每個人隨意在紙上寫下想要表達的聲音,丟到袋子裡,給別人抽,猜猜看那個聲音是什麼。我發現小克對聲音敏感,與其說對聲音敏感,不如說對表達敏感。紙條裡有三種貓叫聲的表達:一個是「ㄨㄚ ㄠ ㄨ」,是貓叫春;一個是「嬤ㄠ」,她說是阿嬤家的貓叫阿嬤的聲音。一個「哈斯」,是貓咪生氣。

皮蛋就很熱衷寫,是一旦玩起遊戲就認真投入的類型,他把想到的聲音都寫下來,「咕咕咕」、「咩咩咩」、「噠噠」……。我跟皮蛋同時都寫了「噠」,但他的「噠噠」跟我的「噠噠噠噠」不一樣;他的「噠噠」是人走路的聲音,我的「噠噠噠噠」是狗狗走路的聲音。我說是Migu走路,「噠噠噠噠」小碎步,很輕很輕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