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運動員有可能在不求勝的情況下得到勝利嗎?​

根據澤庵禪師,其中的原因是,學生無法不去注意對手與自己的劍法;他一直在想著如何制服對手,等待對手露出破綻的時候。換言之,他把所有時間都放在自己的技術和知識上。如此一來,澤庵說,他就失去了「當下的真心」,決定性的一擊永遠來得太遲,他無法「用對手的劍擊敗對手」。​

他越是想靠自己的反應、技巧的意識運用、戰鬥經驗與戰略來尋求劍法的卓越,他就越妨礙到自由的心靈運作。這要怎麼辦呢?技巧要如何才能心靈化?技術的控制要如何才能變成劍法的掌握?根據大道,唯有使學生變成無所求與無我。學生不僅要學習忘掉對手,更要忘掉自己。​

這話聽起來,不就是像「射手不瞄準,不能想要擊中目標」的主張一樣荒謬嗎?然而,值得記住的是,澤庵所描述的劍道精義,已在數千次決勝戰鬥中得到了證明。​

──奧根‧海瑞格,《箭藝與禪心》節錄​

◆​

今天讀到這段,忍不住想到運動員,特別是一對一決勝負的運動員,我在想,有追求禪心的運動員嗎?問得更精準的是,有那種有著禪心,但同時又跑遍各種賽事,甚至在奧運奪冠的運動員嗎?​

運動員有可能在不求勝的情況下得到勝利嗎?​

我邊讀邊想,我認同書裡說的,甚至好像可以想像那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覺得可能又不可能,可能的部分是,我覺得運動員確實可能在「不求勝」而只注重「當下的真心」的情況下得到勝利;但同時又覺得,有著這樣心境的人,會去參加比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