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的斷裂?

談談兒福置產,談談農地價格,談談「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兩者間斷裂的奇妙現象。
 
昨天看到兒福花3.7億購置辦辦公室的新聞。第一時間沒Po,但放在心裡。我把報導拿去問一個很熟悉NPO也很注意財務透明的朋友,問他怎麼看這件事。朋友把重點擺在一個社福團體有重大資產決策之前,是否能提早公開?是否能讓捐助者了解他們的工作需求與財務運作?我認同朋友提出的觀點,朋友把重點擺在NPO與捐助者之間溝通的斷裂。但我在想,除了這一點之外,似乎還有另一件大眾可能也很在意的事──我想那是「使用價值」與「交易價值」的斷裂。
 
我認同兒福說的置產是因為需要穩定的工作場域,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完全沒有問題。這就像農夫如果能有自己的一塊地,他就能規劃長期的耕種計畫,他就能去分配他要種哪些短期、中期、長期的作物。但如果農夫所耕作的地不是自己的地,或是租約無法有長期保障,那麼農夫的選擇也就有限。
 
對農夫來說,擁有一個可以安心耕作的土地很重要,對社福組織來說一個能夠安心工作的基地當然也很重要,所以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說,只是想要擁有一個能安身工作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是吧?可是,當一塊土地一個房產的「交易價格」遠遠超過它的「使用價值」,這當中許多奇妙的現象便隨之而出。
 
以台東某些地方的農地來說,有的一分地要賣兩百萬,那麼五分地便是一千萬。沒在耕作的朋友可能不了解五分地大概是多大,我拿我們自己來比方,老斌目前務農的面積差不多就是五分大,差不多是他一個人力可以管理的面積。那麼,一個想靠務農為生的人,他希望能有一塊長期穩定能夠規劃耕作的地,如果這個地需要拿一千萬來換,是不是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
 
哪裡不對勁?因為如果從他三十歲來算,他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有一千萬(嗯應該還沒有一千萬)
 
當然我們沒有一千萬,也沒條件貸到一千萬,就算有也不想花一千萬去買一個交易價值超過使用價值的東西。但這樣會有甚麼結果?短期來想是耕作計畫無法規劃得太長遠,長期來想是當某個地方的地價越來越高時,我們這種人就會被迫搬走。
 
回到兒福置產。聽說兒福買到的辦公室在台北算是便宜──瑞光路,900坪,3億7千萬,每坪41萬。
 
每坪41萬,如果換作個人想買房,40萬乘以30坪也是要1200萬。我不曉得台北人怎麼看待這個數字,大概覺得很便宜吧?但認真想想不覺得荒謬嗎?我們竟然要花1200萬這麼「便宜」的荒謬數字,才可以安身?
 
當然到底貴還是不貴?該不該買?每個人心中的衡量都不同,我們也無法用自己的道德去量別人的道德。但是目前台灣房地產的遊戲規則就是讓窮人無法安身,而想要穩定發展的組織只是想要安身也會被罵。
 
「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斷裂的奇妙現象,是老調重彈。但我們一直活在這老調裡面。幹!真是非常無力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