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用來聽小孩說話的
小孩是用來說話給大人聽的
總統是用來聽人民說話的
人民是用來說話給總統聽的
票是用來投的
是用來開的
是用來讓未來發生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前兩天好不容易把《王牌冤家》從頭到尾看過一次。之前每次都是回老家看電視時,無意間轉到,但每次都是尾巴。先不說金凱瑞跟凱特溫絲蕾在裡面的表現(我實在太喜歡了),我想談談「選擇」。
ㄟ,我好像很喜歡討論「選擇」。上一篇寫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好像也是在談這個東西。
如果你被消除記憶,你會知道嗎?如果讓你再做一次選擇,你會做一樣的選擇嗎?《王牌冤家》是在說一個命中註定的故事嗎?你就是會愛上什麼,或你就是會對什麼生氣。可是這個「就是會」到底是什麼?我本來覺得它好像在說命中注定,但後來我不這麼想。
如果我的記憶被洗掉,如果我又再一次喜歡上某個人、討厭某件事……我覺得這個讓「我」不斷做出同樣選擇的,不是命,而是「我自己」決定了我的選擇。因為被削除的只有記憶,我的個性沒有被消除,「我」沒有被消除。我與某人的某段記憶被消除,可是我還是我。當我再次遇到那個人,還是可能會做同樣的選擇──在一起,然後分手。
這個故事中的喬爾與克蕾汀,他們分開後又在一起,分開後又在一起。他們在一起,因為痛苦而去消除記憶;消除後結果又在一起,然後因為痛苦又去消除記憶,消除後結果又在一起。我問Y:那這樣他們究竟適不適合在一起?
如果故事真的這樣不斷循環,我似乎也無法判斷。但故事在最後,在他們「再次相遇」後的隔天,他們收到了自己被消除記憶時所錄製的錄音帶,當他們聽著自己說對方的壞話,那些不堪入耳的話。他們無法相信,卻又無法否認。他們聽著錄音帶裡的自己咒罵對方,聽著對方咒罵自己,這樣真的還可以開始嗎?
克蕾汀要走了。喬爾也猶豫著。但最後喬爾叫住了克蕾汀。這次他們會怎麼樣?電影結束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們在聽見那些不堪後仍然決定再相信自己一次。這個相信會有好的結局還是壞的結局?我當然不會知道。但我相信這次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再要別人來抹去自己的記憶。
《王牌冤家》的原片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ㄟ,我好像很喜歡討論「選擇」。上一篇寫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好像也是在談這個東西。
如果你被消除記憶,你會知道嗎?如果讓你再做一次選擇,你會做一樣的選擇嗎?《王牌冤家》是在說一個命中註定的故事嗎?你就是會愛上什麼,或你就是會對什麼生氣。可是這個「就是會」到底是什麼?我本來覺得它好像在說命中注定,但後來我不這麼想。
如果我的記憶被洗掉,如果我又再一次喜歡上某個人、討厭某件事……我覺得這個讓「我」不斷做出同樣選擇的,不是命,而是「我自己」決定了我的選擇。因為被削除的只有記憶,我的個性沒有被消除,「我」沒有被消除。我與某人的某段記憶被消除,可是我還是我。當我再次遇到那個人,還是可能會做同樣的選擇──在一起,然後分手。
這個故事中的喬爾與克蕾汀,他們分開後又在一起,分開後又在一起。他們在一起,因為痛苦而去消除記憶;消除後結果又在一起,然後因為痛苦又去消除記憶,消除後結果又在一起。我問Y:那這樣他們究竟適不適合在一起?
如果故事真的這樣不斷循環,我似乎也無法判斷。但故事在最後,在他們「再次相遇」後的隔天,他們收到了自己被消除記憶時所錄製的錄音帶,當他們聽著自己說對方的壞話,那些不堪入耳的話。他們無法相信,卻又無法否認。他們聽著錄音帶裡的自己咒罵對方,聽著對方咒罵自己,這樣真的還可以開始嗎?
克蕾汀要走了。喬爾也猶豫著。但最後喬爾叫住了克蕾汀。這次他們會怎麼樣?電影結束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們在聽見那些不堪後仍然決定再相信自己一次。這個相信會有好的結局還是壞的結局?我當然不會知道。但我相信這次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再要別人來抹去自己的記憶。
《王牌冤家》的原片名: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關於政黨票的決定
朋友問我政黨票決定了沒?老實說,他問的時候,我還沒有決定。是時候決定一下了。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性別的自由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環境的自由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人權的自由」
最近我在想這三句話。
台灣每兩年選舉一次,面對中共,台灣一直都面臨被壓迫的危機。中國的壯大不太可能一時之間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翻覆,意味著中國問題對台灣來說不會只是「現在」的問題,中國將一直是台灣的考題;而台灣這個在歷史上身分複雜的國家,主權問題也一直都是自己的考題。
我在想,如果主權「一直」都會是台灣的考題,那麼以那句話的邏輯──那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討論性別?討論環境?討論人權?在投票前不能討論環境議題、在投票前不能討論人權、在投票前不能討論除了主權之外的所有議題?所以老實說,我不是很認同「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樣的論述。
可是以某個面向來說,這句話其實也沒錯──「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句話的意思是──「『失去了』主權,那麼我們現有的自由也會失去。」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句話說得沒錯。
所以如果這句話改成──「我們要繼續捍衛主權,以保有現在的所有自由」──在捍衛主權的同時,我們同時擁有討論任何議題的自由。這樣我就能夠接受,也是我所期待的。
我當然不希望因為中國而失去自由。但如果我們現在除了主權之外其他什麼都不能說,那麼跟被中國拿走自由,有什麼兩樣?
我之前就對台灣基進的印象不錯。但最近民進黨和台灣基進開始有「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的論述,讓我有點擔心,有點不確定。但我後來又重新再看一次台灣基進的路線「讓小英扮演 #改革內政 的右手,由基進黨扮演 #清除中國滲透 的左手」,這個路線我是認同的,如果這個路線可以保有主權,又同時能保有討論任何議題的自由。
我對「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句話有擔心,但我想我願意給台灣基進一個機會。看看台灣基進入國會後,究竟是否能讓民進黨更自由伸展,關注內政與環境議題?
老實說,我本來也有考慮時力。時力最近經常被打成反台派側翼,不過我不那麼認為。我認為時力在路線上確實有問題,這也是他們後來為什麼分裂的原因。但我將這拆成兩件事來看──路線不清楚,這會影響他們未來在國會的表現,確實是一件有待思量的點──但是不是要因為他們的路線不清楚,就說他們是反台派側翼?至少我不會這麼說。
我曾經考慮時力的原因是──我認同他們的不分區名單──至少有機會入國會的前幾名,他們在環保、司法改革、兒童人權都很有想法。特別是王婉諭,我真的對她非常欣賞。但是因為時力路線不清楚,未來會不會又出現因為方向不一而分裂、而有人出走的可能?老實說對於一個年輕政黨,如果我有兩票,我很願意再給它一次機會。可惜我只有一票。
我把思考政黨票的過程、以及最後做決定的理由寫出來,一定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但我想說的是,我很希望這些事能夠被討論,而不是只能選邊。比如我最後選擇台灣基進,並不是因為反對其他小黨。我個人希望台灣基進可以進去,時代力量也可以進去,進去之後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未來四年的表現。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性別的自由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環境的自由
沒有主權,哪來討論人權的自由」
最近我在想這三句話。
台灣每兩年選舉一次,面對中共,台灣一直都面臨被壓迫的危機。中國的壯大不太可能一時之間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翻覆,意味著中國問題對台灣來說不會只是「現在」的問題,中國將一直是台灣的考題;而台灣這個在歷史上身分複雜的國家,主權問題也一直都是自己的考題。
我在想,如果主權「一直」都會是台灣的考題,那麼以那句話的邏輯──那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討論性別?討論環境?討論人權?在投票前不能討論環境議題、在投票前不能討論人權、在投票前不能討論除了主權之外的所有議題?所以老實說,我不是很認同「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樣的論述。
可是以某個面向來說,這句話其實也沒錯──「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句話的意思是──「『失去了』主權,那麼我們現有的自由也會失去。」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句話說得沒錯。
所以如果這句話改成──「我們要繼續捍衛主權,以保有現在的所有自由」──在捍衛主權的同時,我們同時擁有討論任何議題的自由。這樣我就能夠接受,也是我所期待的。
我當然不希望因為中國而失去自由。但如果我們現在除了主權之外其他什麼都不能說,那麼跟被中國拿走自由,有什麼兩樣?
我之前就對台灣基進的印象不錯。但最近民進黨和台灣基進開始有「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的論述,讓我有點擔心,有點不確定。但我後來又重新再看一次台灣基進的路線「讓小英扮演 #改革內政 的右手,由基進黨扮演 #清除中國滲透 的左手」,這個路線我是認同的,如果這個路線可以保有主權,又同時能保有討論任何議題的自由。
我對「沒有主權,哪來討論XX的自由」這句話有擔心,但我想我願意給台灣基進一個機會。看看台灣基進入國會後,究竟是否能讓民進黨更自由伸展,關注內政與環境議題?
老實說,我本來也有考慮時力。時力最近經常被打成反台派側翼,不過我不那麼認為。我認為時力在路線上確實有問題,這也是他們後來為什麼分裂的原因。但我將這拆成兩件事來看──路線不清楚,這會影響他們未來在國會的表現,確實是一件有待思量的點──但是不是要因為他們的路線不清楚,就說他們是反台派側翼?至少我不會這麼說。
我曾經考慮時力的原因是──我認同他們的不分區名單──至少有機會入國會的前幾名,他們在環保、司法改革、兒童人權都很有想法。特別是王婉諭,我真的對她非常欣賞。但是因為時力路線不清楚,未來會不會又出現因為方向不一而分裂、而有人出走的可能?老實說對於一個年輕政黨,如果我有兩票,我很願意再給它一次機會。可惜我只有一票。
我把思考政黨票的過程、以及最後做決定的理由寫出來,一定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但我想說的是,我很希望這些事能夠被討論,而不是只能選邊。比如我最後選擇台灣基進,並不是因為反對其他小黨。我個人希望台灣基進可以進去,時代力量也可以進去,進去之後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未來四年的表現。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我信仰自由
「我信仰自由」
你說
可是自由是什麼?
相信某個好人的自由
相信某個爛人的自由
喔沒有人會去相信爛人
因為你的爛人不是我的爛人
兩邊都這樣相信
相信是一種信仰?
是一種信仰
但是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信?
你是因為什麼而信?
你說
可是自由是什麼?
相信某個好人的自由
相信某個爛人的自由
喔沒有人會去相信爛人
因為你的爛人不是我的爛人
兩邊都這樣相信
相信是一種信仰?
是一種信仰
但是你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信?
你是因為什麼而信?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我們好早好早就學會了這些字,但是過好久好久之後才終於明白它的意思。
為何那女孩不再回來?
為何我已經幫了那男孩,他卻壞了
為何那些人要追我?
為何我總是走不出去?
這時,我明白了「為何」這個詞語的意思。
在我開始有思想的那一刻,那是因為「破壞」。
不久之後,我就被破壞了。
我陸續摧毀那些破壞我的東西,拼命跑走。
後來,我在莫名的情況下
去了垃圾場
那裡是壞東西的墳場
我便明白了「壞」的意思。
我在雨中思想
為何在我有思想以前
我已經擁有詞彙?我不知道
是誰把詞彙餵給我?我不知道
──楳圖一雄,《我是真悟》
昨天跟朋友聊起這套漫畫,我念了這段機器人的口白。我說,這個機器人學習詞彙的過程,感覺跟嬰孩很像。小孩先聽到大人說話,才慢慢明白那個字的意思。朋友說,不只是小孩,大人也是。
「像是愛,像是婚姻。我們好早好早就學會了這些字,但是過好久好久之後才終於明白它的意思。」
為何我已經幫了那男孩,他卻壞了
為何那些人要追我?
為何我總是走不出去?
這時,我明白了「為何」這個詞語的意思。
在我開始有思想的那一刻,那是因為「破壞」。
不久之後,我就被破壞了。
我陸續摧毀那些破壞我的東西,拼命跑走。
後來,我在莫名的情況下
去了垃圾場
那裡是壞東西的墳場
我便明白了「壞」的意思。
我在雨中思想
為何在我有思想以前
我已經擁有詞彙?我不知道
是誰把詞彙餵給我?我不知道
──楳圖一雄,《我是真悟》
昨天跟朋友聊起這套漫畫,我念了這段機器人的口白。我說,這個機器人學習詞彙的過程,感覺跟嬰孩很像。小孩先聽到大人說話,才慢慢明白那個字的意思。朋友說,不只是小孩,大人也是。
「像是愛,像是婚姻。我們好早好早就學會了這些字,但是過好久好久之後才終於明白它的意思。」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的斷裂?
談談兒福置產,談談農地價格,談談「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兩者間斷裂的奇妙現象。
昨天看到兒福花3.7億購置辦辦公室的新聞。第一時間沒Po,但放在心裡。我把報導拿去問一個很熟悉NPO也很注意財務透明的朋友,問他怎麼看這件事。朋友把重點擺在一個社福團體有重大資產決策之前,是否能提早公開?是否能讓捐助者了解他們的工作需求與財務運作?我認同朋友提出的觀點,朋友把重點擺在NPO與捐助者之間溝通的斷裂。但我在想,除了這一點之外,似乎還有另一件大眾可能也很在意的事──我想那是「使用價值」與「交易價值」的斷裂。
我認同兒福說的置產是因為需要穩定的工作場域,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完全沒有問題。這就像農夫如果能有自己的一塊地,他就能規劃長期的耕種計畫,他就能去分配他要種哪些短期、中期、長期的作物。但如果農夫所耕作的地不是自己的地,或是租約無法有長期保障,那麼農夫的選擇也就有限。
對農夫來說,擁有一個可以安心耕作的土地很重要,對社福組織來說一個能夠安心工作的基地當然也很重要,所以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說,只是想要擁有一個能安身工作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是吧?可是,當一塊土地一個房產的「交易價格」遠遠超過它的「使用價值」,這當中許多奇妙的現象便隨之而出。
以台東某些地方的農地來說,有的一分地要賣兩百萬,那麼五分地便是一千萬。沒在耕作的朋友可能不了解五分地大概是多大,我拿我們自己來比方,老斌目前務農的面積差不多就是五分大,差不多是他一個人力可以管理的面積。那麼,一個想靠務農為生的人,他希望能有一塊長期穩定能夠規劃耕作的地,如果這個地需要拿一千萬來換,是不是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
哪裡不對勁?因為如果從他三十歲來算,他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有一千萬(嗯應該還沒有一千萬)
當然我們沒有一千萬,也沒條件貸到一千萬,就算有也不想花一千萬去買一個交易價值超過使用價值的東西。但這樣會有甚麼結果?短期來想是耕作計畫無法規劃得太長遠,長期來想是當某個地方的地價越來越高時,我們這種人就會被迫搬走。
回到兒福置產。聽說兒福買到的辦公室在台北算是便宜──瑞光路,900坪,3億7千萬,每坪41萬。
每坪41萬,如果換作個人想買房,40萬乘以30坪也是要1200萬。我不曉得台北人怎麼看待這個數字,大概覺得很便宜吧?但認真想想不覺得荒謬嗎?我們竟然要花1200萬這麼「便宜」的荒謬數字,才可以安身?
當然到底貴還是不貴?該不該買?每個人心中的衡量都不同,我們也無法用自己的道德去量別人的道德。但是目前台灣房地產的遊戲規則就是讓窮人無法安身,而想要穩定發展的組織只是想要安身也會被罵。
「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斷裂的奇妙現象,是老調重彈。但我們一直活在這老調裡面。幹!真是非常無力的結論。
昨天看到兒福花3.7億購置辦辦公室的新聞。第一時間沒Po,但放在心裡。我把報導拿去問一個很熟悉NPO也很注意財務透明的朋友,問他怎麼看這件事。朋友把重點擺在一個社福團體有重大資產決策之前,是否能提早公開?是否能讓捐助者了解他們的工作需求與財務運作?我認同朋友提出的觀點,朋友把重點擺在NPO與捐助者之間溝通的斷裂。但我在想,除了這一點之外,似乎還有另一件大眾可能也很在意的事──我想那是「使用價值」與「交易價值」的斷裂。
我認同兒福說的置產是因為需要穩定的工作場域,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完全沒有問題。這就像農夫如果能有自己的一塊地,他就能規劃長期的耕種計畫,他就能去分配他要種哪些短期、中期、長期的作物。但如果農夫所耕作的地不是自己的地,或是租約無法有長期保障,那麼農夫的選擇也就有限。
對農夫來說,擁有一個可以安心耕作的土地很重要,對社福組織來說一個能夠安心工作的基地當然也很重要,所以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說,只是想要擁有一個能安身工作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是吧?可是,當一塊土地一個房產的「交易價格」遠遠超過它的「使用價值」,這當中許多奇妙的現象便隨之而出。
以台東某些地方的農地來說,有的一分地要賣兩百萬,那麼五分地便是一千萬。沒在耕作的朋友可能不了解五分地大概是多大,我拿我們自己來比方,老斌目前務農的面積差不多就是五分大,差不多是他一個人力可以管理的面積。那麼,一個想靠務農為生的人,他希望能有一塊長期穩定能夠規劃耕作的地,如果這個地需要拿一千萬來換,是不是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勁?
哪裡不對勁?因為如果從他三十歲來算,他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有一千萬(嗯應該還沒有一千萬)
當然我們沒有一千萬,也沒條件貸到一千萬,就算有也不想花一千萬去買一個交易價值超過使用價值的東西。但這樣會有甚麼結果?短期來想是耕作計畫無法規劃得太長遠,長期來想是當某個地方的地價越來越高時,我們這種人就會被迫搬走。
回到兒福置產。聽說兒福買到的辦公室在台北算是便宜──瑞光路,900坪,3億7千萬,每坪41萬。
每坪41萬,如果換作個人想買房,40萬乘以30坪也是要1200萬。我不曉得台北人怎麼看待這個數字,大概覺得很便宜吧?但認真想想不覺得荒謬嗎?我們竟然要花1200萬這麼「便宜」的荒謬數字,才可以安身?
當然到底貴還是不貴?該不該買?每個人心中的衡量都不同,我們也無法用自己的道德去量別人的道德。但是目前台灣房地產的遊戲規則就是讓窮人無法安身,而想要穩定發展的組織只是想要安身也會被罵。
「交易價格」與「使用價值」斷裂的奇妙現象,是老調重彈。但我們一直活在這老調裡面。幹!真是非常無力的結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