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十八歲的自學生T

十八歲的自學生T,希望自己將來是個能陪伴孩子好好長大的教育工作者。他想報名某專案,要提計畫,找我討論。我感覺到他的生嫩與不擅規劃,但同時感受到他的認真與愛。

陪他討論時我想著,如果他能在此過程學會「做計畫」的方法,可能是對他最大的幫助。他有想法有熱忱,但對「做計畫」沒有概念。我想,除了陪他理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有脈絡的呈現內容、如何整理自己的計畫檔案、如何在時間內完成計畫。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有些人擅於規劃,但T不是這個類型。T不是這個類型,但規劃可以學。時間有限,因此我將自己的工作方法跟他分享。

首先,確定報名要繳的內容,製作繳交清單。比如要繳的項目有五項,就列表01到05,準備資料時按清單項目編號建檔,這樣資料可一目了然,可確保不會漏東漏西。如果是線上報名,除了原本就該準備的內容,建議上線走過一次,確認該填的欄位與項目有哪些,大概需要花多少時間填寫。這件事要早一點做,不要拖到最後一天才做,以為內容準備好了只要上傳就好,殊不知有些線上欄位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填寫。

然後,Deadline不要抓在最後一天。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有時很難做到。很難做到可能是因為沒有規劃工作進度。工作進度怎麼安排因人而異,我也只能分享個人習慣。我會抓一個初稿完成時間、修改時間、最後確認時間、寄送 / 線上報名時間。

懂得做計畫的方法,只是讓自己的內容能在時限內,順利去到該去的地方。這很基本,卻也是最重要,因為就算想法再好內容再好,無法順利送達也等於零。

陪T修改計畫案時,我給了一些內容建議,「第一段第二段本身沒太大問題,但兩段缺乏連結,有點跳,脈絡不清。第三段感覺沒有收尾,沒有說完,可能要再補一段。」「有些句子太長,要適時斷句。」「記得不要一路逗點逗到最後一句。」

T開始修改,我去旁邊做我的事。過了十五分鐘,發現他還在修改前兩段。我建議他把內容補完再來修改,「先求有,再求好。」「抓一個完成的時間點,不然很有可能會永無止盡的修下去。」

我們看著繳交清單,按著順序一項一項完成。清單排序是這樣的,01-04是必繳與必填,05是補充非必要,「我們先完成前面四項,有時間再來做第五項。」

完成後接著是修改。我們用讀從頭順過,「你有不少口語的寫法,句子的前面會有連結詞──像是『所以我覺得……』,『所以』可以刪掉,保留『我覺得』就好,不影響原意,差別在語感。」「寫小說可以多一點語感,若是計畫案可以斟酌。」「等會讀的時候你可以感覺一下,決定要保留或是刪掉。」

提示後T彷彿開竅,很自然地知道如何讓句子變得簡潔,同時又有自己的風格。我想他原本就有這樣文字能力,只差有沒有人提點而已。



但最令我感動的是,T做這件事的起心動念。他說起自己小時候在體制內學校的不愉快回憶,自學後如何被懂得陪伴小孩的大人接住,「如果小孩都能好好被對待與接住,他就有機會長成能支持自己,也懂得包容別人的人。」他自身的經驗是他為何想投入此專案的原因。

報名時要填寫專長,並簡單描述。T在專長1寫「陪小孩玩」──「很能和小孩親近,能在遊戲時看見小孩的狀況。」專長2寫「察言觀色」──「留意團隊夥伴的心情與狀況,並在重要時刻即時支援。」

看到「察言觀色」時,我原本想說開玩笑的吧,沒想到這麼有意涵。



剛剛得知T通過書審,進入第二階段面試,真是替他感到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