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已經是個開始了

今天上自學生的課,五年級到九年級。第一堂先帶抽詩籤讀詩測水溫。嗯,他們的反應跟在校生截然不同。

「你們讀過誰的詩?」
「晚安詩……」
「噢噢……還記得在上面看過誰的詩嗎?」
「不記得名字……」

以往問在校生讀過誰的詩,回答多半是:李白、杜甫……。在校生很有反應的詩,比如鴻鴻的〈學習單〉,自學生沒什麼反應,不知道那是什麼。

那這群自學生對什麼詩比較有感覺?

蔡仁偉的〈封閉──寫給校園霸凌〉、〈食物鏈〉,可能因為比喻淺顯易懂。中島芭旺的〈不同的方向〉,以及小茜的〈努力〉,這兩首都是十歲小孩寫的。

〈不同的方向〉

雖然是站在同樣的地方,
只要看向不一樣的方向
就能看見不同的風景。

──中島芭旺


〈努力〉

很努力寫功課的人並沒有辦法
很努力讀書的人並沒有辦法
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

 ──小茜

中島芭旺也是自學生。小茜是我以前在台東帶過的學生。



關於文字的雙關與跳躍,從反應來看,不太確定他們是否一開始就能抓到連結。像是假牙的〈學生〉和〈分手〉──


〈學生〉

孩子
學生孩子


〈分手〉

咱們分手吧
左手歸你
右手歸我


讀到我寫的〈月亮小時候〉、〈成人〉倒是會笑 ( 但需要戳一下 )

〈月亮小時候〉

月亮大的時候
大家都讚美他
月亮小的時候
大家都不看他 
月亮小時候好可憐喔


〈成人〉

「等你長大成人,
你就可以自己決定了。」
「要長大才會變成人喔?」
小孩問。



以前去學校帶這類活動,多半是要破除對詩的既定印象,但這群自學生因為沒有既定印象,反而沒什麼需要破除。反過來,他們可能幾乎極少接觸到詩(儘管有人說晚安詩,但只是個模糊的印象),要他們說出他們認識的詩的樣子,可能也說不出來。

之後帶他們接觸詩,或許要從「不太知道那是什麼」開始。但今天,已經算是個開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