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發現「後山文學獎」公布了。雖然收到頒獎典禮的通知,但我沒把得獎作品與典禮這兩件事掛在一起(真是後知後覺)。看到臉友提到後山文學獎的詩作品,才想起對耶那小說呢?馬上點開後山的網站來看,抱著像對獎一樣的心情……,不是我有投,而是今年有幸參與小說組的複審,我心中那篇最喜歡的作品最後如何呢?好吧這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剛好透過參與複審的過程,了解首獎是怎麼產生的。
我一直在等公布後,再來分享當初參與複審時的心得。第一次參與評審,短短一週要看將近八十件介於五千到一萬字的小說(我知道對某些人來說很容易,但對我來說不容易),我還借了鄰居家客廳的大桌子,每天像是上班一樣早上十點打卡,下午四點下班。儘管累,但很有趣。講到累,忍不住插播一個題外話,複審會議時遇到其他組的評審,閒聊時問了酬勞(實在太好奇),才知道不論你是小說組散文組還是新詩組,不管作品有多少字你評了多少件,都是同樣的酬勞(據說散文高中組是二十件左右,新詩組我不知道)。
我這個評審新手想舉手發問:不同工但同酬,是文學獎評審的常見現象嗎?雖然不同組很難比較,但光是閱讀的時間成本就差很多?(只是疑惑沒要抱怨,因為我喜歡看小說)
以下是我當初一邊評審,一邊隨手寫的記錄──
【關於這次作品】
發現懸殊差異很大。我在想,當我說「懸殊」時,指的是什麼懸殊呢?是使用文字的能力嗎?還是內容是否吸引人?或是這其實是同一件事?但什麼是文字能力呢?感覺又不是所謂的技巧。
我評選的方式是,將初讀時直覺擊中我的勾起來,七十八篇中有十二篇。有點被擊中但因為其他因素猶豫的,有八篇(這八篇算是寬鬆入備選)。我回想那直接擊中我的原因,主要是觀看的角度、與深入描寫的能力。有些人寫花東,寫得很泛泛,寫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就算寫部落,也是那些已經知道的事。已經知道的不能寫嗎?也不是,但像是文化傳承,如果用四個字講完就沒有了,那也不需要特別去寫。
能不能用文字,把自己看到與感受到的,比一般還要多一點、深一點的去描寫,讓人看到與感受到不同的東西。但這個多一點與深一點,取決於經驗與感受,再來才是文字表達。如果沒有前者,後者就是空的。
這次也遇到一種特別的作品:作者有特別的經歷,觀察與感受也很入微,可是文字表達差一點點,差一點結構,或是,總之就是差一點點就會到位的什麼。讀的時候猜想,這個人可能很少寫,但如果他有機會跟其他的寫作者討論,或許就有機會讓那篇作品的潛力發揮出來?
入評選名單的上限是十五篇,於是我從備選的八篇中又選出三篇,其中兩篇是文字表現沒那麼好,但題材很有趣,其中一篇是山老鼠。第三篇偏散文,但人物情感描寫細膩。選出十五篇後,再進行第二次細讀。
觀察這次的投稿內容:有部落、偏鄉行動郵局、東大門夜市、大學生活、鄉內奇人、陶塑、偏鄉醫療、偏鄉教育、生態、青年返鄉、花東遊記、當兵生活;也有寫父子關係、母女關係、愛情、偷情、開發案,劇情不輸三立(可惜有的離題,有的不夠有邏輯,灑狗血可以但要有道理。)也有描寫性工作者、約炮、性靈在山海間。
大概是第一次評審,之前我沒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辦地方文學獎?」讀完投稿作品後發現,像是看到地方的縮影?可以得知大家關注的,看見與想像的花東?但很可惜這只有評審能看到。另外是,讀到一些有潛能但文字不到位的作品,就會雞婆的想如果有人可以跟他討論就好了,不管是否得獎,他之後或許就有機會透過文字更貼切的接近自己想傳達的,並表達出來。
文學獎除了對得獎者有意義外,對其他參與者的意義是什麼?文學獎對大眾的意義又是什麼?對參與評審的人來說呢?這是我在過程中思考的事。
【複審觀察分析】
開複審會議前,會先收到另外兩位評審的評選名單。我忍不住先做了簡單分析。由於不確定其他兩位評審是否願意露出姓名,因此以代號呈現。
三位評審(包括我)各自選出10-15件。獲得3票的有2件。2票的有6件,其中有3件我與S重疊,2件我與F重疊,S與F重疊的只有1件。然後1票的,S選的5件,有3件在我的備選名單(就是我沒給票,但我有註記備選)。F的5件,全都沒有在我的備選名單。
整個看下來,推測S跟F剛好是在文字風格光譜的兩端,而我則是介於中間偏S,看來複審有得討論了。(而實際上複審會議投票結果跟我猜測得差不多)
最後,複審時我心中的第一名,當初獲得兩票,我好奇那篇是否會在決審時脫穎而出?經常是這樣,複審時拿三票的作品,不見得會是最後的首獎。而剛剛看了得獎名單後發現,叮咚,我心中的第一名剛好是首獎耶,開心(單純只是覺得對獎對中了)
若複審三位評審剛好都在光譜的同一端,那麼入決審的作品可能就會是另外一批,而決審的組成也會左右最後的結果。這是廢話。但沒經歷過之前,不會知道評審決定得獎結果是怎麼一回事。剛開始確實是作品本身的懸殊,但進入複審與決審後,最終的得獎名單,就是看評審的特質與組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