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旅行的異義》書摘──心中沒有觀光,才能有今日的成果

波爾多是葡萄酒的代名詞──行家認可的高級昂貴紅酒。

直到不久以前,波爾多與法國觀光業還沒有多少關聯。一九八O年代晚期我曾住在法國,當時波爾多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乏味、年華老去的美女,昔日的光輝隱藏在汙穢的建築物和廢棄倉庫背後。

後來亞倫‧居貝在一九九五年當上波爾多市長,徹底讓這座城市脫胎換骨。那是個照章行事的漫長規劃過程,一切採取由下往上的原則,地方官員先決定該挽救什麼、拆除什麼、市政府能支持什麼、執行方法和期許背後的理由是什麼?接下來,市政府與地區、全國及歐洲的有關單位再進行計畫的協調,它們核可之後還會負擔不少經費。整個過程總共耗時超過十年。

事實上,居貝市長的計畫並不複雜,但在執行上反而顯得困難重重。為了讓這座城市回歸十八世紀那種令人屏息的美,他下令歷史建築物的持有者必須遵守文化部長馬勒侯通過的法律,清除自工業時代以來不斷累積、凝結在建物正面的泥垢。刷洗掉塵垢之後,這個罕見的城市傑作顯露出一層近乎黃金般的光澤。

最後,居貝興建了一條電車軌道系統,減少城市內不必要的車輛通行,並且再度將舊城區對行人開放,設立公共廣場、綠色空間以及無車步道;整個改造計畫才大功造成。

這種城市再生計畫與伴隨的觀光熱潮似乎是一體兩面。我問波爾多觀光局局長兼副市長史蒂芬‧德羅,這一切如何發生?何者先出現?也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德羅給了我一個意外的答案。他說,一方面居貝的計畫是專注在讓城市回春,而非帶來觀光人潮,但那正是計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高品質觀光的關鍵在於為住在那裡的居民進行規畫,如果這點做得好,那麼遊客自然也會喜歡這個地方。

──〈法式假期〉,《旅行的異義》,p.68-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