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明白不用為了寫詩而寫詩,詩是當下的觸動,當你感覺到你就會知道。能不能找到適合的文字來說她?說出來就是詩了,說不出來也沒關係,就讓她流走。
(給非書店的創作者自介)
開車好好玩。
沒想到人生第一次開車,是在田裡開小火犁搬運馬鈴薯!這樣我今年夏天應該有機會學會開車吧。很奇怪,我其實也不怕水但一直到去年才學會游泳,沒特別怕開車可遲遲沒學會開車,但想學什麼時候都不嫌晚吧?
開車初體驗從小火犁開始真的很不錯,因為它很慢,旁邊又都沒有車(廢話)。
但本文重點是馬鈴薯大採收,感謝今天各路人馬的幫忙,一分地一個早上就採收完了,產量粗估1500斤,本日最大顆(目前)473克。
對了這台紅色的小火犁,信廷給它取名Biung(比勇),聽起來很勇實際上也很勇!感謝比勇讚歎比勇!
下次大採收是3/8,應該也會跟今天一樣好快又好玩吧!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好的,黃金跟大葉有什麼差別?切開來給大家看一下。
黃金是黃肉,大葉是白肉,一樣都是馬鈴薯(廢話)。懶人做法可以淋點油放烤箱,兩種都好吃,黃金稍Q一些,大葉稍鬆一點,看你喜歡哪一種口感 : )
一般來說黃金耐燉煮,大葉適合油炸,但如果是要煎要炒要蒸,兩種都很適合喔。
當然他們在地表上的植株也有差異,但這之後再另外寫一篇好了(田間觀察真的很有趣)。
#野人谷馬鈴薯
#無農藥無肥料
#三月起分批採收分批出貨直到五月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嗯,我的動作有點慢,表單才跑一天,馬鈴薯的預訂已經來到1800斤,然後花生醬完售。真是抱歉,我以後動作會快一點。
信廷常說穩著來,一項一項慢慢來,慢慢來比較快,結果這期訂單速度是跑得蠻快的。但這期種植面積擴大,而且良率佳,有機會破一萬斤,希望這一萬斤可以順順利利的被訂完。
今年,是信廷無農藥無肥料種植第十年。說到「無農藥無肥料」,太常聽到導致快要沒有感覺了,但能這樣耕作並持之以恆真的很不容易。種薯是切好還是不切好?怎樣的狀況容易發芽?如何維持地力?怎麼讓植株健康?田間管理的眉眉角角,這些都沒有一套固定的SOP讓人照著做就能確保收成,而是得一年一年在反覆中取得經驗。
跟信廷走在田區,看著那一大片綠油油的馬鈴薯田,看著那往上往旁邊伸展開來的植株,感覺他們好健康;看著那裂開的地表土壤被底下正在長大的馬鈴薯撐開,就覺得好開心。
當然更開心的是,收成的時候。
之前採收是朋友開怪手幫忙挖,大家得冒著性命危險(誇示法)衝到怪手下方去撿,或是用鏟子一穴一穴的挖……而今年有採收機!新來的工作夥伴小火犁跟採收機,讓採收工作變得更加便利,看到採收機鏟進土裡馬鈴薯就滾出來,就覺得好愉快哈哈哈啊! 當然更愉快的是,大家來把馬鈴薯都買回家!
馬鈴薯預計三月初陸續出貨,有黃金跟大葉兩個品種。除馬鈴薯外,還有馬鈴薯酒,一樣是自產自製自銷。另有幫朋友代售的鳳梨乾跟醬油,詳情請看表單,謝謝。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遲到兩個月,但其實也沒人給我訂Deadline。2024讀的書只有二十八本,記錄時沒分月份,第一次這樣劈哩啪啦也沒分類,看不出是小說還是非虛構,是繪本還是漫畫,但沒關係,看了感興趣的書名請自行搜尋。
書單我列在最後面。
倒是在回顧去年書單時,直覺地回想,如果要挑幾本「很想請對方讀讀看」的書,我會挑哪幾本呢?老實說因為對象不同挑的書可能也會不一樣,但不想那麼多了,以下幾本是我直覺想要請人讀讀看的書。
1.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朱和之
去年年初讀的,讀完時覺得好厲害。好像因為覺得太厲害也覺得別人寫的書評很厲害,所以自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現在仍舊說不出來,可能是因為作者剛好是跟我相反的人,我對這種可以消化龐大的歷史事件並重新編織故事的人,由衷感到佩服。
對歷史小說,對三叉山事件、對族群、文化感興趣的人,如果你沒讀過這本小說,沒讀過朱和之,非常推薦。(另,他的《南光》我也很喜歡。)
2.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胡慕情
之前推過不只一次,就不在這邊重複寫。
感興趣的人請看這裡: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7745
3. 燒紙、神經可塑性、帶著故鄉行走
不知為何想將這三本擺在一起講,雖然它們彼此沒有關係(有可能是這三本書封顏色調性很協調,讓我想把它們擺在一起拍。)
《燒紙》,作者李滄東,短篇小說。第一篇〈為了大家的安全〉,一個發了酒瘋的阿婆在長程巴士上不斷跟大家邀酒,後來被乘客以安全之名固定(綁在)座椅上,阿婆大叫我想尿尿卻被置之不理。為了安全之名什麼都可以做嗎?以一個發生在旅途中的突發事件暗喻韓國政治,故事簡短直率又犀利。
《神經可塑性》,英文書名Rewire,重新接線。平常我們不太會管自己的大腦怎麼了,雖然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是因為大腦,但當有一天自己不像自己了,比如不知為何會不斷反芻(不斷回顧痛苦經驗),我們以為是「個人」問題,是自己過不去,但很有可能其實是「大腦」過不去,大腦機制讓你不斷反芻。這時先了解大腦運作,明白你遏止不住的悲傷不一定是你個人的問題,再透過一些方法Rewire──「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書名副標是這樣寫,好像很厲害,而現實雖然不一定可以終結,但至少可以了解,光是不要苛責自己,就是Rewire最重要的事。
《帶著故鄉行走》。我先聽吳俞萱講這本書,之後才讀書。那天在線上,沒開鏡頭只聽著吳俞萱的聲音。關於這段我之前寫過,但我忘了我是否寫過這本書,好像沒有。我現在沒有翻書,但仍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當花蓮地震時大家慌著跑,俞萱在確認自己與孩子都安全後,她帶著小川看那裂開的地面。去到語言不通的國家,她擔心著第一天上學的小川,後來她發現她擔心的其實是自己。她提醒自己要感覺當下,而不是去計畫。她提醒著我要回到「人」,這件事不只在教育上,也在生活中。
4. 潮浪王子
之前寫過書評,但因為故事線太多,當時重點擺在家暴、童年經驗與成年後的創傷,但其實不只如此。所謂的美國南方文學我沒研究過,但當我讀到《潮浪王子》,第一次觸碰到了我沒見過與想過的南方面貌──生在南卡羅萊州科勒頓的湯姆去到紐約曼哈頓,他替白人女性開門時被白眼,「你們這些南方男人。」南方男人被紐約女性主義者瞧不起,「你們這些男性至上、歧視黑人、瞧不起猶太人的南方男人」。湯姆感覺到自己被歧視,他明明不歧視黑人,於是他故意黑鬼黑鬼黑鬼的叫著。
但小時候的湯姆確實歧視黑人,因為他就是生長在那樣的環境啊。直到學校轉來一個黑人同學,大家都歧視他,而湯姆與其說是歧視黑人不如說是害怕,「黑人是不是就像長輩說的那樣?」那樣是怎樣?很恐怖、很壞。姊姊莎瓦娜去跟黑人同學攀談交朋友,他嚇都嚇死了,「你這樣會害我被同學邊緣化。」哥哥路克是足球隊長,他叫著對方黑鬼,但要他盡全力跑,「黑鬼,我知道你很能跑。」他讓黑鬼加入球隊,不像其他人抵制他。
路克這個角色,是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因為他太瘋狂了。他看起來很正常,就是個捕蝦人,但當科勒頓唯一的白海豚,全鎮居民暱稱「白雪」,那樣一隻應該優游於海洋中的美麗的生物,卻被邁阿密水族館覬覦以研究之名進行圍捕,路克去阻饒他,帶動全鎮民的集體捍衛白海豚,那段描寫好精彩。最後白雪竟然是被自己的爸爸出賣,為了幾千塊美金,賣掉時還很得意。孩子們恨透自己的爸爸,路克帶著妹妹和弟弟展開公路之旅,開車從南卡羅萊到邁阿密途經好幾百公里,要把白海豚偷回來。開車要怎麼偷白海豚?這就是故事好看的地方。
還有許多好看的段落,路克打游擊戰。當政府決定把沒落的科勒頓郡列為發展核武的計畫用地,路克發起了一連串的抗爭。「全郡將納入工廠之用,該計畫的名稱為『科勒頓河計畫』,旨在製造核武新廠的材料,或運作核能發電廠所需之燃料,美國國會已撥下七千五百萬的建造經費。」之後是遷村,一點一滴地將小鎮的記憶抹除,那段描寫詳細到我還去估狗,想知道美國是否真的有這樣的計畫。
作者將科勒頓這個以捕蝦捕魚為生的南方小鎮寫得好活,活到我對這個地方感到好奇,它是否像作者筆下那樣又窮又美,那裡的海岸線是否能同時看到日落與月出,是否能見到湯姆口中,母親要孩子看的魔法。
我媽讀完這本書時,說好好看。《潮浪王子》厚厚兩大冊,四十萬字,我媽說好看,「沒讀過這樣的題材,會想要一篇接著一篇讀下去。」
◆
--以下是2024閱讀書單--
1.成為西蒙波娃/西蒙波娃
2.我是個謎/寺山修司
3.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
4.回家/莎拉.潘尼帕克
5.哲學教室/李普曼
6.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丹尼爾•凱斯
7.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胡慕情
8.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朱和之
9.工作排毒/陳夏民
10.燒紙/李倉東
11.談恐懼/克里希那穆提
12.憂鬱/牛津非常短講
13.焦慮/牛津非常短講
14.在小山和小山之間/李停
15.黑糖的女兒/彭素華
16.動物關鍵字/黃宗慧、黃宗潔編
17.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伊藤繪美
18. 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行人
19.成為企劃人/李惠貞
20.神經可塑性/妮可.維諾拉
21.大猩猩審判日/須藤古都離
22.泡泡紙男孩/菲力.厄爾
23.帶著故鄉行走/吳俞萱
24.袒露的心/平路
25.有罪推定/黃致豪
26.潮浪王子/佩特.康洛伊
27.獵犬偵探/谷口治郎
28. Jim想再跟你散散步/馮索瓦・史奇頓
前陣子朋友來家裡聚餐,羅採了一把酢醬草花,紫紫紅紅的還配上腎蕨,超美。我把花移進屋子,加了水。過兩天我們就出門去西部了,花自己在家裡好幾天。從西部返家那天,她還紫紫紅紅的抬著頭,我想著酢醬草花好耐。
又過了兩天,發現她垂著頭,像是凋萎。我想也是,都一週了,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
我將她取出花瓶,整把丟回庭院附近的草叢,想讓她回歸土壤。丟的時間是上午。下午,信整理路邊藤蔓,「怎麼會有一把花丟在這裡?」我去看,好像是上午丟的那把,但花是開的!
「不是吧?我看她已經凋萎了所以才把她移出來啊!」
「還是那天也有人另外綁了一把?」
「不會那麼巧吧?這把也有綁腎蕨,應該就是羅採的那把。」
猜了半天,想不出原因。因為花照到光?因為迴光返照?因為接觸到土地?因為?總之她復活了。
明明已經凋萎的花,究竟為何丟進草叢又開花?這事我一直放在心裡。
抱著實驗的心情,前天我又採了幾朵酢醬草花,跟油菜花一起。這次才擺兩天,油菜花還精神奕奕,酢醬草花已垂頭喪氣。
垂頭喪氣,那剛好,我將她們移到室外,想知道酢醬草花會有什麼反應。我擺了兩天,觀察了兩天。今天中午,酢醬草花抬頭了,原來是因為溫暖,今天中午有陽光,回暖。
我觀察四週的酢醬草花,就算是白天,冷時垂頭,暖時抬頭。
原來溫暖就會復活。
◆
PS.後來發現酢醬草有睡眠運動──早上葉片會展開,傍晚葉片會閉合。 睡眠運動主要是受光線及水分膨壓的影響。 其原理是葉柄水分流出細胞,水分減少造成膨壓喪失,使葉片下垂而造成葉片閉合的睡眠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