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第一次明白不用為了寫詩而寫詩

第一次明白不用為了寫詩而寫詩,詩是當下的觸動,當你感覺到你就會知道。能不能找到適合的文字來說她?說出來就是詩了,說不出來也沒關係,就讓她流走。

(給非書店的創作者自介)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戒斷日記

 

不確定是先看到「戒斷日記」這四個字,還是先看到陳玉慧,或是封面那黑黑藍藍的光影,一排細細手寫白字,「我只是活著,一天過一天。」我想著陳玉慧也會這樣嗎?但說不定這是小說?這幾乎是同步,腦袋想的與手幾乎是同步,不確定誰先誰後,我把書拿了起來。
什麼都沒有。我的意思是沒有推薦沒有序。當然也沒有書腰。這時我才發現它沒有書腰。乾乾淨淨。「他說,我不會再給你開處方箋了,你必須去醫院,而且立刻去。」「當時,我覺得我的家庭醫師反應太誇張了,我有點擔心他叫救護車立刻把我送至任何一家醫院的急診室。」
這是非虛構?還是小說?是陳玉慧本人需要戒斷?還是她小說筆下的人物?雖然書名明明白白寫了「日記」,但名叫「日記」的小說多得是。我忽略封面底下的一排小字「失眠戒癮醫院卅天」。
「那時,我剛離婚不久,一個人住在柏林。那一天聖誕節將至,街上張燈結綵,連續的幾場大雪,使得我不得不小心走過泥濘的路邊,心裡在想我必須一個人過節,需要買聖誕樹嗎?可能在歐洲太久,習慣婚姻家庭生活,買顆樹過聖誕節,對我是一份重要的儀式感。」
我又多讀了幾段,當下決定把書買回家。離婚、一個人,聖誕節。我看著作者毫不保留的暴露自己的脆弱。這時我毫不猶疑地認為這是非虛構了。為什麼呢?儘管我對陳玉慧一點也不熟,只知道她是《徵婚啟事》的作者,知道她的《海神家族》但未讀過,知道她是享譽國際的作家並且協槓,所以原來,她也如此脆弱如此孤獨?而且有一個錯字。
我拿書去結帳。我對三餘電源說,才一翻就忍不住買了,在不知道任何書訊的情況下,「好久沒有這樣買書了。」「你看它什麼都沒有。」三餘電源說對呀,這本是新書,它很低調。
我想這年頭要能什麼沒有的新書,少之又少。最近自己出新書,明白書市之艱難,行銷之辛苦,卻又直覺覺得,這本書就該什麼都沒有,就該安安靜靜。它安安靜靜,而我看到它了,需要的人就會看到。但這樣說也或許太理想化,更有可能是因為是陳玉慧,因為我想窺探這個知名作家寫的戒斷日記,她因何成癮?如何戒斷?或許因為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某種癮,某種黑暗,而寫作之人將自己切開。一般人不敢將自己切開,沒有能力切開,或許也不覺得有必要切開。但我們想看到別人切開自己。我感受著自己窺探的欲望,也感受著寫作者切開自己的欲望。
把書帶回家,開始讀。有太多好奇,好想上網查書訊,去看書訊對書的一些說明。但忍住了。我按捺住自己的好奇。這年頭獲得訊息太容易了。我假想自己活在無法輕易獲取資訊的年代,只能看手上的書,讓眼前的字自己告訴我,而不是透過其他告訴我。
我讀到作者與她妹妹對話。「我妹妹也有失眠問題,但她寧可徹夜不眠,她一顆也不吃,她經常徹夜不眠。」「她也說了重話,不吃會怎麼樣,別把自己弄得不吃安眠藥有多嚴重,睡不著就睡不著,又不會死。」
「她說得輕輕鬆鬆,但我不能躺個幾天,我必須睡覺,因為我得起床工作,寫那本寫不完的書。」
我必須睡覺。我想起我睡不著的那段日子,不是怕睡不著,而是必須睡。陳玉慧的必須睡大概是我的好幾百倍。
「『一群人在這裡混日子』。有一個人這麼說,他說的真好。」「日子無聊得要死,藍夾克也不斷地說。」「我也是混日子,但因為我寫日記,還好,有些時刻,我甚至覺得不無聊。」
「有一個男人坐在我身邊吃泡麵,他問我在筆記本上寫什麼,寫得快不快樂,我說,『快樂吧。』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寫字,看清楚自己,寫時,會觀察到自己平常不注意的一面,就像照鏡子看到自己,頭髮若亂了可以清一清,理一理。』
「我說完後,很感謝他的問題。」
書是六月六日出版。她是二〇二五年初進院。所以非常快,非常快就寫完出書了。當然,因為是日記,但還是很快。她寫自己,寫院中她的室友們。如果是我大概也會想寫吧。寫作者總是想寫,總是忍不住。寫作者最怕的是自己寫不了。
「因為安眠藥損害記憶力,而長期記憶力衰退,創作思維一定受限。所以我不再有那麼多狂想,我曾經寫出的優美文字不再,好像現在的寫作平淡無奇,只知道記錄每天的瑣事?」
「沒有人明白這種事情,荒謬無比,我為什麼就是那麼古怪,我相信安眠藥,不相信自己。」
「我怎麼會這麼沒有意志力。但我以為我有啊,我做過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我覺得自己已經走過七八個人生。」
她寫得很快,我讀得更快。可能因為是日記,因為薄,六月二十三日買到書,今天早上就讀完了。嚴格來說,是幾個喝咖啡的時間,吃早餐的時間,加起來大概兩個小時。她失眠了好幾年,而我花兩個小時就讀完了。
某次喝咖啡,信打開筆記本寫日記,而我說,「我要來看小說了。」我發現自己說的是看小說。可戒斷日記不是小說啊。所以,我們讀別人的人生像是讀小說?可是有時小說,是真實人生的救贖。
陳玉慧花了一個月戒斷,聽起來好短,聽起來好勵志。
「我開始迎接新的人生。我走過半個世界,從地獄歸來。我沉睡了好幾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還活著,而且開始寫起下一本書了。」
勵志的不只是戒斷,而是她說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還活著。我忍不住查了她的年紀,我讀完了可以查了。六十七歲,她六十七歲還擁有這樣的生命力。她依賴使史蒂諾斯那樣久,久到無法計算年歲。她依賴那樣久而她可以戒斷。她害怕寫但仍舊去寫。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今天又做了一顆自己覺得美的麵包















今天又做了一顆自己覺得美的麵包,但好不好吃明天才知道。
距離上次做荔枝麵包三個月了,久到要去翻閱紀錄,這時很慶幸自己有記錄的習慣。但上次的紀錄是寫成文章,這次決定簡單來記一下材料跟流程:
▸麵粉:250克
▸酵母:3克
▸鹽:3克
▸糖:10克
1.
在乾粉的情況下攪拌均勻
水下麵粉的三分之一
用手將它們揉成團狀
進行第一次發酵
約一小時
2.
待麵團膨脹至約三倍大
用飯匙逆時針反覆揉壓
表皮不再成黏糊狀
而是有點光滑的感覺
進行第二次發酵
約一小時
3.
揉入泡過酒的荔枝乾
再靜置二十分鐘
4.
蓋上鋁箔紙,170度烤40分鐘
第20分鐘時掀開鋁箔紙讓麵包上色
繼續烤20分鐘
5.
叮叮,完成
最近買了運動手錶,今天跑了三公里,還做了大概十分鐘的啞鈴,真是完美的一天。什麼是完美?自己開心就是完美 🙂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沒想到人生第一次開車

 

開車好好玩。

沒想到人生第一次開車,是在田裡開小火犁搬運馬鈴薯!這樣我今年夏天應該有機會學會開車吧。很奇怪,我其實也不怕水但一直到去年才學會游泳,沒特別怕開車可遲遲沒學會開車,但想學什麼時候都不嫌晚吧?

開車初體驗從小火犁開始真的很不錯,因為它很慢,旁邊又都沒有車(廢話)。

但本文重點是馬鈴薯大採收,感謝今天各路人馬的幫忙,一分地一個早上就採收完了,產量粗估1500斤,本日最大顆(目前)473克。

對了這台紅色的小火犁,信廷給它取名Biung(比勇),聽起來很勇實際上也很勇!感謝比勇讚歎比勇!

下次大採收是3/8,應該也會跟今天一樣好快又好玩吧!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黃金跟大葉有什麼差別?

 

好的,黃金跟大葉有什麼差別?切開來給大家看一下。

黃金是黃肉,大葉是白肉,一樣都是馬鈴薯(廢話)。懶人做法可以淋點油放烤箱,兩種都好吃,黃金稍Q一些,大葉稍鬆一點,看你喜歡哪一種口感  : )

一般來說黃金耐燉煮,大葉適合油炸,但如果是要煎要炒要蒸,兩種都很適合喔。

當然他們在地表上的植株也有差異,但這之後再另外寫一篇好了(田間觀察真的很有趣)。

#野人谷馬鈴薯
#無農藥無肥料
#三月起分批採收分批出貨直到五月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穩著來

 


嗯,我的動作有點慢,表單才跑一天,馬鈴薯的預訂已經來到1800斤,然後花生醬完售。真是抱歉,我以後動作會快一點。

信廷常說穩著來,一項一項慢慢來,慢慢來比較快,結果這期訂單速度是跑得蠻快的。但這期種植面積擴大,而且良率佳,有機會破一萬斤,希望這一萬斤可以順順利利的被訂完。

今年,是信廷無農藥無肥料種植第十年。說到「無農藥無肥料」,太常聽到導致快要沒有感覺了,但能這樣耕作並持之以恆真的很不容易。種薯是切好還是不切好?怎樣的狀況容易發芽?如何維持地力?怎麼讓植株健康?田間管理的眉眉角角,這些都沒有一套固定的SOP讓人照著做就能確保收成,而是得一年一年在反覆中取得經驗。

跟信廷走在田區,看著那一大片綠油油的馬鈴薯田,看著那往上往旁邊伸展開來的植株,感覺他們好健康;看著那裂開的地表土壤被底下正在長大的馬鈴薯撐開,就覺得好開心。

當然更開心的是,收成的時候。

之前採收是朋友開怪手幫忙挖,大家得冒著性命危險(誇示法)衝到怪手下方去撿,或是用鏟子一穴一穴的挖……而今年有採收機!新來的工作夥伴小火犁跟採收機,讓採收工作變得更加便利,看到採收機鏟進土裡馬鈴薯就滾出來,就覺得好愉快哈哈哈啊! 當然更愉快的是,大家來把馬鈴薯都買回家!

馬鈴薯預計三月初陸續出貨,有黃金跟大葉兩個品種。除馬鈴薯外,還有馬鈴薯酒,一樣是自產自製自銷。另有幫朋友代售的鳳梨乾跟醬油,詳情請看表單,謝謝。

▸野人谷2024-25秋冬馬鈴薯&花生醬預訂單

https://reurl.cc/b3K55v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正在變成繭的繭


在廚房的鐵盤下發現
真抱歉
我必須把你移到外面去了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24年閱讀書單,與直覺推薦的書

遲到兩個月,但其實也沒人給我訂Deadline。2024讀的書只有二十八本,記錄時沒分月份,第一次這樣劈哩啪啦也沒分類,看不出是小說還是非虛構,是繪本還是漫畫,但沒關係,看了感興趣的書名請自行搜尋。

書單我列在最後面。

倒是在回顧去年書單時,直覺地回想,如果要挑幾本「很想請對方讀讀看」的書,我會挑哪幾本呢?老實說因為對象不同挑的書可能也會不一樣,但不想那麼多了,以下幾本是我直覺想要請人讀讀看的書。



1.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朱和之

去年年初讀的,讀完時覺得好厲害。好像因為覺得太厲害也覺得別人寫的書評很厲害,所以自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現在仍舊說不出來,可能是因為作者剛好是跟我相反的人,我對這種可以消化龐大的歷史事件並重新編織故事的人,由衷感到佩服。

對歷史小說,對三叉山事件、對族群、文化感興趣的人,如果你沒讀過這本小說,沒讀過朱和之,非常推薦。(另,他的《南光》我也很喜歡。)

2.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胡慕情

之前推過不只一次,就不在這邊重複寫。
感興趣的人請看這裡: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7745

3. 燒紙、神經可塑性、帶著故鄉行走

不知為何想將這三本擺在一起講,雖然它們彼此沒有關係(有可能是這三本書封顏色調性很協調,讓我想把它們擺在一起拍。)

《燒紙》,作者李滄東,短篇小說。第一篇〈為了大家的安全〉,一個發了酒瘋的阿婆在長程巴士上不斷跟大家邀酒,後來被乘客以安全之名固定(綁在)座椅上,阿婆大叫我想尿尿卻被置之不理。為了安全之名什麼都可以做嗎?以一個發生在旅途中的突發事件暗喻韓國政治,故事簡短直率又犀利。

《神經可塑性》,英文書名Rewire,重新接線。平常我們不太會管自己的大腦怎麼了,雖然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是因為大腦,但當有一天自己不像自己了,比如不知為何會不斷反芻(不斷回顧痛苦經驗),我們以為是「個人」問題,是自己過不去,但很有可能其實是「大腦」過不去,大腦機制讓你不斷反芻。這時先了解大腦運作,明白你遏止不住的悲傷不一定是你個人的問題,再透過一些方法Rewire──「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書名副標是這樣寫,好像很厲害,而現實雖然不一定可以終結,但至少可以了解,光是不要苛責自己,就是Rewire最重要的事。

《帶著故鄉行走》。我先聽吳俞萱講這本書,之後才讀書。那天在線上,沒開鏡頭只聽著吳俞萱的聲音。關於這段我之前寫過,但我忘了我是否寫過這本書,好像沒有。我現在沒有翻書,但仍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當花蓮地震時大家慌著跑,俞萱在確認自己與孩子都安全後,她帶著小川看那裂開的地面。去到語言不通的國家,她擔心著第一天上學的小川,後來她發現她擔心的其實是自己。她提醒自己要感覺當下,而不是去計畫。她提醒著我要回到「人」,這件事不只在教育上,也在生活中。



4. 潮浪王子

之前寫過書評,但因為故事線太多,當時重點擺在家暴、童年經驗與成年後的創傷,但其實不只如此。所謂的美國南方文學我沒研究過,但當我讀到《潮浪王子》,第一次觸碰到了我沒見過與想過的南方面貌──生在南卡羅萊州科勒頓的湯姆去到紐約曼哈頓,他替白人女性開門時被白眼,「你們這些南方男人。」南方男人被紐約女性主義者瞧不起,「你們這些男性至上、歧視黑人、瞧不起猶太人的南方男人」。湯姆感覺到自己被歧視,他明明不歧視黑人,於是他故意黑鬼黑鬼黑鬼的叫著。

但小時候的湯姆確實歧視黑人,因為他就是生長在那樣的環境啊。直到學校轉來一個黑人同學,大家都歧視他,而湯姆與其說是歧視黑人不如說是害怕,「黑人是不是就像長輩說的那樣?」那樣是怎樣?很恐怖、很壞。姊姊莎瓦娜去跟黑人同學攀談交朋友,他嚇都嚇死了,「你這樣會害我被同學邊緣化。」哥哥路克是足球隊長,他叫著對方黑鬼,但要他盡全力跑,「黑鬼,我知道你很能跑。」他讓黑鬼加入球隊,不像其他人抵制他。

路克這個角色,是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因為他太瘋狂了。他看起來很正常,就是個捕蝦人,但當科勒頓唯一的白海豚,全鎮居民暱稱「白雪」,那樣一隻應該優游於海洋中的美麗的生物,卻被邁阿密水族館覬覦以研究之名進行圍捕,路克去阻饒他,帶動全鎮民的集體捍衛白海豚,那段描寫好精彩。最後白雪竟然是被自己的爸爸出賣,為了幾千塊美金,賣掉時還很得意。孩子們恨透自己的爸爸,路克帶著妹妹和弟弟展開公路之旅,開車從南卡羅萊到邁阿密途經好幾百公里,要把白海豚偷回來。開車要怎麼偷白海豚?這就是故事好看的地方。

還有許多好看的段落,路克打游擊戰。當政府決定把沒落的科勒頓郡列為發展核武的計畫用地,路克發起了一連串的抗爭。「全郡將納入工廠之用,該計畫的名稱為『科勒頓河計畫』,旨在製造核武新廠的材料,或運作核能發電廠所需之燃料,美國國會已撥下七千五百萬的建造經費。」之後是遷村,一點一滴地將小鎮的記憶抹除,那段描寫詳細到我還去估狗,想知道美國是否真的有這樣的計畫。

作者將科勒頓這個以捕蝦捕魚為生的南方小鎮寫得好活,活到我對這個地方感到好奇,它是否像作者筆下那樣又窮又美,那裡的海岸線是否能同時看到日落與月出,是否能見到湯姆口中,母親要孩子看的魔法。

我媽讀完這本書時,說好好看。《潮浪王子》厚厚兩大冊,四十萬字,我媽說好看,「沒讀過這樣的題材,會想要一篇接著一篇讀下去。」



--以下是2024閱讀書單--

1.成為西蒙波娃/西蒙波娃
2.我是個謎/寺山修司
3.彼得與他的寶貝/莎拉.潘尼帕克
4.回家/莎拉.潘尼帕克
5.哲學教室/李普曼
6.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丹尼爾•凱斯
7.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胡慕情
8.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朱和之
9.工作排毒/陳夏民
10.燒紙/李倉東
11.談恐懼/克里希那穆提
12.憂鬱/牛津非常短講
13.焦慮/牛津非常短講
14.在小山和小山之間/李停
15.黑糖的女兒/彭素華
16.動物關鍵字/黃宗慧、黃宗潔編
17.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伊藤繪美
18. 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行人
19.成為企劃人/李惠貞
20.神經可塑性/妮可.維諾拉
21.大猩猩審判日/須藤古都離
22.泡泡紙男孩/菲力.厄爾
23.帶著故鄉行走/吳俞萱
24.袒露的心/平路
25.有罪推定/黃致豪
26.潮浪王子/佩特.康洛伊
27.獵犬偵探/谷口治郎
28. Jim想再跟你散散步/馮索瓦・史奇頓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長大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年前收到一本有意思的書,《長大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在講「我的志願」,所以書裡面不會有老師、醫生、建築師、公務員,也不會有作家跟農夫,取而代之的是「什麼都能修好的人」、「喜歡天馬行空想像的人」、「很會開車的人」、「很會保守祕密的人」……對耶…如果是這樣的願望,那可以同時成為很多種人吧?可以同時是「認識很多植物的人」+「喜歡追根究底的人」+「做錯事會主動道歉的人」+「不怕打針的人」。

不過,讀到「不怕打針的人」那篇時,我忍不住想,可不可以想成為「會怕打針的人」啊?當然沒有不可以,想要不怕很好,但如果就是怕,那也不要太勉強自己?所以,我想成為「不要勉強自己的人」。

「不要勉強自己的人」是我自己加的。有人可能會說,怎麼可以不勉強自己呢?遇到不想做的事就不做嗎?不想吃的東西就不要吃嗎?不想寫的作業就不要寫嗎?我的意思不是這樣。不要勉強自己是──當大家都說不怕打針才勇敢,那如果你害怕,就不要勉強自己跟別人一樣不怕(雖然針最後可能還是要打)。不要勉強自己,去跟大家一樣。希望我這樣說不會被誤會。

不要勉強自己,聽起來有點任性,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當自己也困惑,有兩種想法、兩種聲音的時候,所謂的不要勉強自己,究竟該往哪個方向去呢?

這是一本寫給小孩與青少年的書,但我覺得大人也可以讀。讀的時候會想,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雖然已經不是小孩了,但大人仍舊有想要成為的人,說不定就是因為已經活了好一大把年紀了,因此更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當然也可能因此更加困惑)

成為,是一個動詞,是正在進行。不是一個終極目標,而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如何跟自己說話。

我想成為,不要跟自己過不去的人。
我想成為,不被自己絆住的人。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新春第一顆麵包

 

荔枝乾腰果
這次加了奶油發酵
還沒試吃,不知道好不好吃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原來溫暖就會復活

前陣子朋友來家裡聚餐,羅採了一把酢醬草花,紫紫紅紅的還配上腎蕨,超美。我把花移進屋子,加了水。過兩天我們就出門去西部了,花自己在家裡好幾天。從西部返家那天,她還紫紫紅紅的抬著頭,我想著酢醬草花好耐。

又過了兩天,發現她垂著頭,像是凋萎。我想也是,都一週了,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

我將她取出花瓶,整把丟回庭院附近的草叢,想讓她回歸土壤。丟的時間是上午。下午,信整理路邊藤蔓,「怎麼會有一把花丟在這裡?」我去看,好像是上午丟的那把,但花是開的!

「不是吧?我看她已經凋萎了所以才把她移出來啊!」
「還是那天也有人另外綁了一把?」
「不會那麼巧吧?這把也有綁腎蕨,應該就是羅採的那把。」

猜了半天,想不出原因。因為花照到光?因為迴光返照?因為接觸到土地?因為?總之她復活了。

明明已經凋萎的花,究竟為何丟進草叢又開花?這事我一直放在心裡。

抱著實驗的心情,前天我又採了幾朵酢醬草花,跟油菜花一起。這次才擺兩天,油菜花還精神奕奕,酢醬草花已垂頭喪氣。

垂頭喪氣,那剛好,我將她們移到室外,想知道酢醬草花會有什麼反應。我擺了兩天,觀察了兩天。今天中午,酢醬草花抬頭了,原來是因為溫暖,今天中午有陽光,回暖。

我觀察四週的酢醬草花,就算是白天,冷時垂頭,暖時抬頭。

原來溫暖就會復活。

PS.後來發現酢醬草有睡眠運動──早上葉片會展開,傍晚葉片會閉合。 睡眠運動主要是受光線及水分膨壓的影響。 其原理是葉柄水分流出細胞,水分減少造成膨壓喪失,使葉片下垂而造成葉片閉合的睡眠現象。